平利县社区工厂发展工作简报第16期

信息来源:社区工厂办 作者:社区工厂办 发布时间:2017-08-08 11:51 【 字体:

 

★本期提示★

西北大学平利社区学院挂牌成立

嘉鸿手套厂入选首批国家级就业扶贫基地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陈俊为社区工厂工人“送清凉”

新华社:“社区工厂”助力搬迁群众脱贫增收

 

 

西北大学平利社区学院挂牌成立

学院办在社区,课堂开在社区,西北大学的专家教授亲临社区为群众授课,平利的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接受高水平的教育,这件事在平利正变成现实。

623日,西北大学平利社区学院挂牌成立暨首次培训开班仪式在城关镇药妇沟社区举行,这是西北大学与平利县建立校地合作,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发挥学校智力优势,推进教育扶贫的又一创举。

当天西北大学校长郭立宏,光明日报陕西记者站站长张哲浩,安康市副市长孙矿玲,平利县委书记郑小东共同为西北大学平利社区学院进行了揭牌,中共平利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陈俊主持挂牌仪式。

西北大学平利社区学院的成立,不仅开创了全省高校“走出围墙办社会大学”的先例,使大学课堂深入基层、深入田间地头、深入社区工厂、深入劳动群众,更弥补了县域经济人才短板,为推进高校教育资源全民共享进行了探索和尝试。(社区工厂办)

 

 

嘉鸿手套厂入选首批国家级就业扶贫基地

近日,我县重点培育的社区工厂龙头企业---平利嘉鸿手套制品有限公司(社区工厂)被人社部和国务院扶贫办认定为国家级就业扶贫基地。

该公司注册成立于20159月,位于城关镇药妇沟社区,主要生产各类运动手套和机械手套,是一家集手套产品研发设计、裁剪打样、车缝拼接、刺绣丝印为一体的劳动密集型手加工企业,与香港嘉鸿集团合作,产品远销欧美市场。按照“规划科学化、管理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的要求,该公司相继在10个镇创办社区手套加工厂17家,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员工月平均工资2000元以上,年加工手套800万双,实现年产值过亿元。

据了解,为促进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支持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人社部、国务院扶贫办在各地遴选推荐的基础上,确定了1465家用工规范、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作为就业扶贫基地,共提供近20万个适合农村贫困劳动力的工作岗位。日前,两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在中国公共招聘网(http://www.cjob.gov.cn)开设“就业脱贫 供需对接”专栏,专门发布就业扶贫基地名单及联系方式、拟招用农村贫困劳动力的岗位信息。同时还树立典型,充分发挥就业扶贫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贫困人口就业的良好社会氛围。工作成效突出的就业扶贫基地将优先纳入精准扶贫爱心企业创建活动。(白福平)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陈俊为社区工厂工“送清凉”

夏送清凉包,浓浓关爱情。719日,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陈俊和县总工会主席王绩双,县总工会、社区工厂办干部一行,来到城关镇药妇沟社区,慰问社区工厂“一线”工人。

陈俊等深入生产车间,看望慰问了酷暑季节坚守在“一线”岗位员工,为他们赠送了水杯、毛巾、花露水、冰糖等消暑慰问品。陈俊高度赞扬了工厂员工勤劳、踏实、苦干的精神,并对他们在社区工厂建设中作出的积极贡献给予充分肯定,希望携手建好社区工厂,让这张“名片”更响亮,帮助更多群众务工增收和就业脱贫。(阮书涛)

 

 

新华社:“社区工厂”助力搬迁群众脱贫增收

近年来,地处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陕西省平利县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过程中,针对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社区一楼门面房容易闲置的状况,积极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兴办“社区工厂”,使搬迁居民能够“楼上居住、楼下就业”,实现脱贫增收。

平利县城关镇药妇沟社区及社区周边的女工在社区的手套制品公司车间内缝制手套。

平利县城关镇药妇沟社区的一家电子零部件厂车间,程祖珍(右)在为电源变压器装盒。

目前,平利县已建成社区工厂40余家,吸纳就业3000余人,就业人员月均收入近2500元。(新华社记者邵瑞)

 

 

社区工厂办电话:8410358  投稿信箱:plsqgc@163.com  在线投稿QQ453783859

 

| 责任编辑:万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