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提示★
○我县召开产业精准脱贫工作推进会
○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召开全体干部工作会议
○工作动态
○县编委办“四个提升”助力脱贫攻坚
○县委党校精准扶贫再添力
○三阳镇蒿子坝村健康扶贫暖民心
○长安镇:村民搬新家 喜圆安居梦
○风雨阻挡不了扶贫路
我县召开产业精准脱贫工作推进会
5月12日,我县召开产业精准脱贫工作推进会,对产业扶贫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安排,突出重点,精准发力,迅速掀起产业精准脱贫的大会战。县委副书记徐启菊主持会议,县委常委、统战部长唐如刚,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首松,县政府副县长陈永乐,县政协副主席邓文成出席会议。
会上,陈首松宣读《平利县2017年产业精准脱贫实施方案》,邓文成宣读《平利县2017年生态脱贫实施方案》,县产业脱贫办主任、农林局局长刘天平宣读《平利县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考核办法》,县脱贫办副主任、扶贫局局长覃春利宣读《平利县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奖励办法》,县农林局、茶业局、烟草局就产业奖扶政策作了解读。
陈永乐作关于推进产业精准脱贫工作的讲话。他要求,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务必在抓紧抓牢上见铁心,充分认识到产业精准脱贫是党中央明确的刚性要求、是贫困群众脱贫的根本路径、是市场经营主体发展的重大机遇,切实增强做好产业扶贫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紧紧抓住产业扶贫这个牛鼻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的基础。二要突出工作重点,务必在落细落实上下真功。聚焦“5个10万”目标,坚持群众主体、长短结合、精准施策、持续增收,做到特色产业精准到村到户全覆盖;坚持“一村一企一业”,强化责任落实、利益联结、考核考评、政策激励,做到主体带动精准到村到户全覆盖;强化产业技术支撑,实行专家团队指导到企、推行农技人员包联到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到人,做到科技服务精准到村到户全覆盖。三要狠抓政策落实,强化组织领导,强化宣传推动,务必在严督严考上求实效。
陈永乐还对迎接国家扶贫移民搬迁专项稽查和当前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安排。
徐启菊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作了强调。一要强化宣传,狠抓落实;二要主动作为,真情帮扶;三要加强指导,严格考核;四要统筹兼顾,抢抓节点。
各镇书记、镇长,承担脱贫攻坚主体责任的部门负责人,县脱贫办主任、副主任及各工作组长,县产业脱贫办全体干部,全县79个贫困村第一书记、村支书或村主任,各新型经营主体法人参加会议。(黄开华 李闯)
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召开全体干部工作会议
5月15日上午,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召开全体干部工作会议,明确各工作组和工作人员工作职责分工。
副县长陈永乐出席会议并就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当前和今后的工作提出要求。一要强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二要正视存在问题,主动查找不足;三要把握五点要求,提升作战水平。这五点要求分别是要求办公室工作人员要主动作为、科学谋划、高效指挥、精诚团结、提升水平,考验面前勇担当,挑战当中有作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仗。
会议宣读了《关于明确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各组工作职责的通知》和《关于印发干部岗位责任制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各工作组工作职责和人员分工。县扶贫局局长覃春利要求办公室全体人员要进一步找准定位、坚定信心、提升能力、力戒浮躁、加强团结,全力打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脱贫攻坚“铁甲卫队”。(曹世林 余玮)
【工作动态】
5月10日,县长陈伦富到西河镇狮子寨村督查脱贫攻坚工作,县委常委、统战部长唐如刚一同督查。陈伦富入户走访了何仁成、万宝均、何守旺等贫困户,对了解到的矛盾问题,现场办公“解剖麻雀”。陈伦富强调: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严格按程序将每一项工作落细落小落实,纪实扶贫过程,建立内容翔实、规范标准的档案资料,为精准脱贫提供坚实依据。(钱飞)
5月11日下午,县长陈伦富来到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并看望办公室工作人员。他要求一要进一步做好信息精准识别工作,要将责任分解落实到镇,确保信息识别程序合法合规,做到准而实。二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贫困户的政策知晓率。三要按照书记、镇长分片包干和班子成员包户的原则做好信访接访和调处工作,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四要按照过程纪实要求,落实好健康扶贫政策,尽快拿出具体可操作性的方案。五要抢抓时机,加快落实产业扶持政策。六要强力推进移民搬迁工作。陈伦富最后强调,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切实将工作做实,理出工作清单,强化督查,及时通报整改,确保脱贫攻坚工作扎实高效推进。(曹世林)
5月15日,县长陈伦富深入叶金沟、徐家坝、沙河村包联贫困户开展走访调研,县委常委、统战部长唐如刚一同入户调研。在沈运军、罗正元、陶成林等贫困户家中,陈伦富有针对性地宣讲精准扶贫到户政策,与帮扶对象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劳动力、住房条件、收入来源、健康状况以及致贫原因等方面情况,听他们讲所思所盼、所急所难。全面掌握包联贫困户的基本情况以及目前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帮扶对象提出的脱贫思路,陈伦富表示会依据政策给予大力帮助,并鼓励他们要有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振奋精神,自力更生,争取早日脱贫。(钱飞)
5月10日,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陈俊赴老县镇指导脱贫攻坚“双百三同”工作。陈俊与老县镇联合宣传组一起深入东河村、木瓜沟村、太山庙村,了解了贫困村基本村情以及脱贫攻坚一线中涌现的模范人物和感人事迹,看望了奋战在一线的脱贫攻坚干部和贫困群众。
5月9日至11日,县委常委、纪委书记马朝阳采取不定路线、不打招呼的方式深入三阳镇湖河、尚家坝、泗王庙、蒿子坝、牛角坝、天池等村督查脱贫攻坚工作。
5月10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田先聪带领县水利局负责人和水利工程师一行,深入到西河镇磨沟村,现场协调解决落实该村安全饮水、水毁河提建设、新建养猪场和茶叶园饮用水等问题。(杨春贵)
5月12日,县政协副主席王恩菊深入到包联的洛河镇三坪村检查指导脱贫攻坚工作。要求驻村工作队要把精准识别工作做实、做细,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同时要加快统规统建、统规自建安置点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四率一度”达标。(汪鹏)
县编委办“四个提升”助力脱贫攻坚
县编委办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积极践行“脱贫攻坚先锋行”承诺,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主战场。
一是提升学习能力。按照近期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安排部署,全面收集整理扶贫对象和数据清洗工作方面的政策解释和政策指引,组织帮扶干部深入学习领会,精准掌握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各项政策,当好政策的宣传者,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基础。
二是提升精准能力。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协助村两委抓好扶贫对象核实及数据清洗等各项工作。并组织干部分批次进村到组挨家挨户走访,面对面沟通交流,盘清底子,掌握实情,确保数据信息与实际情况相符,真实可信,经得起检验。同时按照工作的时间节点、工作任务及具体要求,在“严、实 细”上下功夫,确保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退出落到实处,全面提升“四率一度”。
三是提升帮扶能力。及时修订完善脱贫规划和措施,创新脱贫思维模式,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帮助贫困户大力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加大劳务技能培训,组织外出务工,积极协调项目主管部门、争取资金支持,帮助贫困户解决就业、就医、就学等实际问题。
四是提升宣传能力。把加强宣传作为脱贫攻坚行动的重要抓手,不断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拓宽宣传阵地,充分利用手机+党支部、QQ群、微信群、网站、报刊等媒体平台,重点向群众宣传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决策部署和相关惠民政策、法律法规,及时报送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亮点和成绩,营造人人知晓政策、人人参与脱贫攻坚的浓厚氛围。(罗小玲)
县委党校精准扶贫再添力
5月16日,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张永萍带领党校党员干部深入包联的长安镇中原村入户走访贫困户,进一步核准信息,宣传脱贫攻坚相关政策,动员搬迁户按时搬迁。鼓励贫困户乐观面对当前困难,立足村情,发展产业,尽早脱贫。并就该村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镇村负责人进行商讨,拟定解决方案。(王小红)
三阳镇蒿子坝村健康扶贫暖民心
日前,县卫计局驻蒿子坝村第一书记罗显仁与三阳镇卫生院医务人员一同进入该村开展健康扶贫活动。
在三阳镇卫生院院长汪超的带领下,第一书记和医务人员分别对该村因病致贫的12户贫困户进行了入户走访和调查摸底。在走访中,他们先后来到慢阻肺患者王忠根、脑溢血后遗症患者田祖元、风湿性心脏病支架手术患者肖贻春、余贻志等家中,详细了解他们的病情、出院康复情况以及治疗费用报销等问题。卫生院的医务人员为贫困户做了血压测量等身体检查,同时向他们普及了自我康复等保健知识。12户贫困户纷纷表示一定会积极配合治疗,树立生活信心,在国家医疗救助和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下早日摆脱贫困。(吴明林)
长安镇:村民搬新家 喜圆安居梦
5月16日,对于长安镇金石村的贫困户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上午9时30分,长安镇金石村交钥匙工程入住仪式开始,至此,金石村24户贫困户告别了自己年久失修的旧房,搬进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居民生活小区。村民们燃放起响亮的鞭炮,表达对党的惠民政策的感激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入住仪式结束后,村委会还向每一位入住新居的村民发放了米面粮油等生活用品。“说真的没想到我们能这么快住进新房,更没想到安置房屋这么好,这得感谢共产党,没有党就没有今天的好日子。”看着干净整洁,布局合理的新房,一位搬入新房的村民激动地说。
据了解,近年来,长安镇党委、政府将贫困户的安全住房问题作为脱贫攻坚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实现“精准帮扶率”、“精准施策率”和“精准退出率”的同时,保证贫困户的“精准入住率”,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在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同时,通过发展社区工厂、电子商务,打造就业促搬示范点,让贫困户“住得下,稳得住,能致富”。(柯炎培)
风雨阻挡不了扶贫路
一夜暴雨,让通往洛河镇丰坝村牛头寨的黄泥路像发酵后的面团,一脚下去都会带起几斤重的稀泥,让这段大晴天上山都气喘吁吁的上坡路异常的湿滑难行。
“今儿才下过雨,下地干活和进山采摘山野菜的农户保不齐都在家,这个时候入户才不会跑空路。等天一放晴,群众进了山下了地,再找群众采集资料那可不容易。”派驻该村的镇计生办干部、驻村工作队队长程付平一边走一边给随行的队员传授经验,蒲团一样的黄泥裹住了他的鞋底,卷起的裤腿上也溅满了泥星。
30余公里之外的该镇线河村桃子沟,曲里拐弯的上山便道被雨水泡成了小溪,派驻该村的驻村工作队员、镇财政审计所干部刘育紧紧抱着装满“四书一表”的手提袋,一步一个踉跄的佝偻前进,两只胳膊被树叶上飘零的雨水淋得透湿。
刘育刚参加工作不足一年,脱贫攻坚战场上的“新兵”,包联了10户贫困户。为尽快熟悉村情民情,给群众脱贫当好“勤务兵”,已经连续44天战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面对这场既是苦仗又是硬仗的攻坚战役,这个年青人丝毫没有畏惧眼前的困难,异常坚定的说:“山上住着需要帮扶的乡亲,不能因为眼前这点小困难我就不上山。”
在该镇,类似这种变换了场景,变换了主角,却始终紧扣脱贫攻坚这一主题的“写实”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不断上演。自4月中旬以来,该镇以“四率一度”为主线、以“九条红线”为标尺、以“两不愁三保障”为目标、以“两公示一公告”为基础,以“十条铁规”为底线,在全镇范围内全面开展了新一轮贫困户识别清洗工作,并对照时间节点,压实工作任务,采取责任到人、任务锁死、常态督查、严肃问责等超常措施,对贫困户基础信息一户不少、户户见面进行了再核查、再采集、再精准。
为抢抓时间打好这场贫困户基础信息采集精准“战役”,该镇镇村两级干部主动放弃休息时间,白天走亲访友,晚上伏案办公,风雨无阻奔波忙碌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在面对面走访中掌握了实情,增进了感情,和风细雨般传递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底子实、情况清、路子对、方子灵,是我们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基础保障。”程付平说:“信息采集来不得半点马虎,宁可现在多吃点苦,也不能让群众脱不了贫。”
而这,正是帮扶干部风雨无阻行走在脱贫攻坚路上的心声——为了群众早脱贫!(吕磊)
| 责任编辑:杨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