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平利县委宣传部关于印发《2017 年全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点》的通知

信息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4-06 08:34 【 字体:
文件名称 中共平利县委宣传部关于印发《2017 年全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点》的通知
索引号 /2017-0000 公开目录: 其他文件
公开责任部门 县政府办公室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平宣发〔2017〕1 号 成文日期: 2017年04月06日
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17年04月06日
    2017 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一年。今年全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迎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为主线,紧紧围绕全面从严治党、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女娲文化四大主题,按照“理论教育出特色,新闻舆论求突破,文明创建见成效,文化发展塑品牌”的总体要求,努力构建大理论、大外宣、大文明、大文化的工作格局。
    一、以“理论教育+X+素质提升”为重点,建立“大武装”机制
    1、强化理论武装。深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宣传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市第四次党代会、县第十六次党代会精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四个自信”,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办好“三个讲堂”。创新办好“平利大讲堂”,进一步提升理论宣教的针对性、实效性。办好“干部讲堂”。深入贯彻落实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规则,将中心组学习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做好县委中心组的学习服务工作,策划拟定县委中心组年度学习重点选题,加强对镇和县直部门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指导和旁听督查。定期组织县委中心组扩大学习,将参学范围扩大到全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邀请专家学者,围绕政策方针、业务知识、社会热点开办专题讲座。办好“百姓讲堂”。开办“百姓讲堂”电视栏目,邀请退休干部、业务骨干、文化精英、文明市民,围绕热点话题谈观点、谈看法,讲授政策理论、技术培训、历史文化、文明礼仪,正面引导、寓教于乐。办好“道德讲堂”。成立群众宣讲团,让群众承担发起者、推动者、参与者、受益者的角色,把先进典型的事迹写成故事、编成剧本、搬上舞台,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社会新风尚。依托“三个讲堂”,建立理论宣传与新闻宣传、文艺宣传、社会宣传、网络宣传协调联动机制,扩大理论教育覆盖面,构建县镇村户四位一体的理论宣教新格局。
    3、深化理论调研。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现实问题,进一步抓好理论调研工作,为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提供参考和服务,推出一批有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加大对理论研究工作的投入力度,定期推荐上报优秀理论研究成果评选表彰。
    二、以实施外宣提升工程为重点,构建“大宣传”格局
    4、强化正面宣传。以迎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为主线,围绕“党建争创出、经济追赶超”主题,坚持报纸做深,电视做活、新媒体做快,突出成就宣传、经济宣传、先进典型宣传,组织一批有特色、有深度、有影响的网络、电视、文字稿件,力争每年在国家级报刊和中央电视台有平利的重头稿件、每月在陕西日报和陕西电视台有平利的报道、每周在安康电视台有平利的画面和声音,在安报每天有报道、每月有头条。各镇、各部门要在本地区、本系统挖掘典型、总结经验,宣传亮点,大力营造迎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良好舆论氛围。
    5、策划外宣活动。发挥经贸交流、文化活动、休闲旅游、节庆会展的积极作用,策划两次外宣推介活动;开展“美丽平利春来早”、“我是家乡代言人”、“文明平利我的家”三项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组织中省市主流媒体开展四次集中采访活动,深入宣传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生动实践;制作平利旅游全景拍摄宣传片、平利民歌(弦子腔)集、摄影集、公益宣传片、经济社会发展画册五部外宣产品,让全省、全国乃至海外人士和朋友更全面、更具体、更生动地了解平利,不断提升平利的知名度、美誉度。
    6、加强互联网信息工作。各镇、各部门要建好政务微信群、办好微信公众号,发挥好新媒体在工作交流、亮点展示、对外宣传、推动工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网上正面宣传,认真做好党的十九大、全国全省两会、建军90 周年、香港回归20 周年等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的网上宣传。开办手机电视台,不断丰富传播内容、提升传播速度、扩大传播范围、增强传播实效。建立新媒体联合会,扩充网评、网宣、网络文明志愿者三支队伍,完善互联网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使网上网下的正面声音相互呼应,把互联网真正建成反映民情民声、表达合理诉求的重要平台。修订完善《舆情信息管理与应对处置办法》,积极稳妥地做好重大
舆情的引导化解。
    三、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深化“大创建”活动
    7、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采取宣传宣讲、理论阐释、舆论引导、文化熏陶等措施,策划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机关促服务、进社区促和谐、进农村促发展、进学校促成长、进企业促诚信、进家庭促幸福的“六进六促”具体活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大众化、日常化。结合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工作,以“三个倡导”为主题开展公益广告宣传,以“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态势覆盖眼球,打造强劲的街头正能量。
    8、开展精神文明全域创建。扎实推进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夯实工作基础,提高创建水平。在县城,建立健全全域创建工作格局,对照《省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逐条逐项夯实目标任务,不断扩大创文宣传覆盖面,强化创文督促指导、检查考核,切实提升文明城市创建质量和水平,打牢基础、创出特色。在农村,以“新民风建设”为抓手,以“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为载体,以传承家风家训、挖掘乡贤文化、建设文化礼堂、创建文明村镇为重点,把移风易俗、“一约四会”融入社会治理全过程,不断提升广大群众道德素养和文明程度,优化社会风气和发展环境,助力脱贫攻坚。
    9、实施“德在平利”工程。放大“身边好人”品牌效应,扎实开展“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文明市民”系列评选活动,组织实施全省“陕西好人”发布暨平利县第三届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加强对先进典型的学习、宣传、推广。广泛开展美德少年评选表彰、优秀童谣征集宣传、童心向党歌咏比赛等教育实践活动,抓好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整合学校、家庭、社会多方资源,策划形式多样的道德主题实践活动,开展“黑网吧”整治、净化荧屏声频、“扫黄打非”、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专项行动,不断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引向深入。规范诚信“红黑榜”发布制度和奖惩措施,着力开展诚信建设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推进“诚信平利”建设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
    10、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健全文明委统筹,文明办牵头,团委、妇联、民政等成员单位分工负责的组织领导体系,共同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实现志愿服务健康发展。健全志愿服务活动阵地,在各镇设立志愿服务工作站,组织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邻里守望等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志愿服务进基层、进家庭、进百姓心灵。着力培育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按照项目化运作、组织化规范、专业化支撑、社区化扎根、信息化管理的发展方向,打造有广泛影响和示范带动作用的志愿服务项目。
    四、以打造女娲文化品牌为重点,繁荣“大文化”举措
    11、加强文艺精品生产创作。制定出台《平利县文艺精品创作奖励办法》,充分调动社会各界文化工作者、爱好者加强决战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传承女娲文化、宣传先进典型等题材创作,推出一批彰显中国价值观念、展示平利风情、为群众喜爱的小说、剧本、报告文学,讲好群众身边的平利故事,为建设“五美平利”赋予文化之魂。
    12、实施女娲文化工程。深入挖掘女娲文化、茶文化、民俗文化内涵,打造一台女娲茶韵综艺节目,举办一次女娲文化摄影展,出刊一期“三苦三真,诠释女娲新精神”的《平利文学》专刊,组织一次以上的女娲文化采风活动,制作一批融入女娲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打造女娲文化品牌。
    13、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围绕喜迎十九大策划举办第二届群众文化艺术月活动,组织策划专场演出,确保群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组织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送欢乐下基层”等公益性品牌文化活动,围绕脱贫攻坚主题,精心创作编排一台戏到贫困村巡回演出。加强基层文化骨干、文化新秀、乡土文化能人、民间文化传承人等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力争每一个镇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每一个机关单位都有自己的特色文艺项目。围绕省级文明县城创建,抓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建、管、用,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打造一批镇村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活动室、村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努力构建适应形势需要,满足群众需求,统筹城乡发展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五、夯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
    14、制定责任清单。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各级党委(党组)履行主体责任。制定各级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清单,明确各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班子成员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督促各级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定期研究、督导、检查分管领域意识形态工作。
    15、强化阵地管理。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监管,按照市上《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报备制度》和《思想文化讲座论坛报告会管理办法》,对中心组学习、思想文化类讲座、论坛、报告会等外请讲课人员的政治立场、思想观点、讲课内容进行严格把关,出现传播错误思想言论的,严格追责问责。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各镇、各部门要深入开展本地区、本系统意识形态领域形势综合分析研判,针对重大舆情、重要社情民意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应对措施,及时响应、妥善处置。
    六、加强宣传思想文化队伍自身建设
    16、加强队伍建设。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巩固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中省市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不断强化宣传思想文化单位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实施“文化名人”工程,大力培养文化领军人才,全面推进“四个一批”人才培养计划,扶持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俗民间文化传承人,积极向市委宣传部推荐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加强理论宣讲员、新闻发言人、网络评论员、新闻通讯员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定期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不断提升宣传文化系统干部政策水平、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充分调动全县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力量、党政部门宣传力量和社会力量,努力构建大宣传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