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提示★
○省扶贫办副主任丁纪民来我县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
○我县启动一季度脱贫攻坚重点督查工作
○兴隆镇:强化对驻村第一书记管理
○正阳镇:撸起袖子加油干 开足马力备春耕
○县财政局:“四个锁定”助力脱贫攻坚
○县住建局:脱贫攻坚全局齐发力
○县物价局:积极扶持包联村产业发展
省扶贫办副主任丁纪民来我县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
3月10日,省扶贫办副主任丁纪民深入我县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
丁纪民在市扶贫局局长陈扬斌和县长陈伦富、副县长陈永乐及县扶贫局领导等陪同下,先后深入到城关镇龙头村、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和药妇沟社区,重点了解我县在实施脱贫攻坚工作中创新产业扶贫、社区工厂带动扶贫以及社会扶贫的好经验、好做法。
丁纪民对我县大力发展社区工厂,让贫困户实现“楼上居住、楼下就业”和“一人进厂、全家脱贫”的做法以及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有效解决贫困户农产品“卖难”问题,切实增加贫困户收入等创新脱贫路径给予充分肯定。他认为我县在脱贫攻坚中始终坚持不断创新,求真务实,探索出了许多宝贵的典型工作经验,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他要求我县要继续围绕目标,协同作战,迎难而上,补齐短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争取早日实现全面小康。(曹世林)
我县启动一季度脱贫攻坚重点督查工作
3月10日上午,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召开一季度脱贫攻坚重点工作督查业务培训会,正式启动一季度脱贫攻坚重点督查工作。
按照我县2017年脱贫攻坚实施方案要求,将实行“每月督查排名、季度通报点评、年终综合考评”的问效问责机制,一季度脱贫攻坚督查工作将通过听取汇报、实地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主要围绕各镇工作安排部署、基础信息核对、贫困户安全住房建设、产业建设、驻村帮扶情况和帮扶部门到村项目规划实施、驻村帮扶等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副县长陈永乐出席会议,并对此次督查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充分认识今年脱贫攻坚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增强做好督查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他指出:今年脱贫攻坚工作量大面广,任务繁重,要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我县“追赶超越”的重中之重,正视差距,克服厌战、侥幸思想,提升核心意识和大局意识,力争今年工作再上新台阶。二是以高度负责、极端认真的态度搞好督查工作。要以推动工作为目的,深入实地、一线,贴近农户,了解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和对干部的满意率,细致入微的进行全方位督查,不能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三是强化压力传导,切实抓好督查问题整改。进一步夯实督查责任。按照一包到底的工作要求,督导组对本次工作实行全程负责。在督查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指出问题,现场督导改正,并及时做好“回头望”工作,要通过电话随访、随机抽查的方式实行跟踪问效,保证督查工作实打实、不走过场,为我县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打好良好基础。
本次督查工作从 3月13日到3月22日结束。(余玮)
兴隆镇:强化对驻村第一书记管理
为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作用,扎实推进精准脱贫攻坚工作,兴隆镇采取得力措施,加强对驻村“第一书记”管理,确保“第一书记”待得住、干得好。
一是做好信息公开。结合工作实际,在派驻的10个村级活动场所公示栏上公开“第一书记”的照片、姓名、职务、电话等信息,确保群众知晓、了解,方便服务群众。
二是严格考勤量化。镇党委成立督查组每周随机抽查派驻“第一书记”工作开展情况,并由村支部对“第一书记”到村出勤工作跟踪量化,按月上报。镇党委每季度以文件形式通报考勤情况,确保每名“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时间不少于20天。
三是严格工作制度。镇党委组织人员每月查看“第一书记”工作日志,“第一书记”每周向联村领导汇报一次工作,包括工作计划、思路以及遇到的困难、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办法等,确保第一书记扎实认真开展工作。
四是定期交流学习。镇党委主要领导亲自主持每月定期召开一次驻村“第一书记”联席会议,组织开展集中学习、互相交流工作经验、探讨解决工作难题。确保每名驻村“第一书记”不断充电提高农村工作水平。
五是解决后顾之忧。为解决驻村“第一书记”生活问题,镇党委在当年脱贫村妥善安排“第一书记”办公、住宿用房,在有条件的村上开设集体伙食。确保“第一书记”有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安下心来,搞好工作。(廖维军 罗询)
正阳镇:撸起袖子加油干 开足马力备春耕
“一雷惊蛰始,耕种从此起”。连日来,正阳镇抢抓时令,以党建引领为抓手,按照“突破茶叶、稳定畜牧、发展特色”的思路,各村驻村工作队深入贫困户家中,指导春耕生产,以确保顺利完成今年产业脱贫目标。
“因户施策”,指导产业发展促脱贫。一是驻村工作队上根据政府惠民政策,下结合贫困户家庭实际情况,统筹兼顾,合理规划,针对每户制定脱贫规划;二是驻村工作队与农民群众同吃苦、同劳作,抢时节、抓生产、科学种植,以务实的作风给群众鼓精神、添干劲、促发展。
据悉,现已完成旧茶园改造面积700亩,新增茶园1100亩、药材、魔芋等农产种植2000亩,驻村工作队指导服务共100余人次。(陈金山)
县财政局:“四个锁定”助力脱贫攻坚
为深入贯彻落实2017年度全县脱贫攻坚工作部署和要求,县财政局牢牢抓住脱贫攻坚这条主线,立足财政职能,抢抓政策机遇,统筹整合资金,加大投入力度,确保承担年度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
锁定全年脱贫攻坚目标,加大投入力度。紧紧抓住中省脱贫攻坚政策机遇,不断建立健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利用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债券置换和争取转移支付等手段,增加财政综合保障能力,确保扶贫资金预算年增长比例不低于20%,重点用于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实施产业发展,实现年度脱贫“摘帽”目标。
锁定扶贫重点项目建设,强化资金整合。按照“整合项目、聚焦资金、集中投放、精准扶持”的总体思路,以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以建立项目资金整合平台为抓手,强化涉农资金整合,捆绑用于精准扶贫、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领域,全面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和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实现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锁定行业部门脱贫任务,创新扶持方式。在总结去年“十个一批”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和行业扶贫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积极探索行业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的机制创新,落实产业扶贫资金配股扶持试点扩面工作,并合理运用政府购买服务、以奖代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锁定联村帮户脱贫对象,做到精准发力。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扬“三苦三真”精神,深入实施“整、建、帮、带、评”专项行动,通过进村入户走访调研,及时找准和发现问题,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帮扶责任,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落实帮扶措施和科学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引导贫困户积极脱贫致富,迈上共同富裕奔小康之路。(柯文博)
县住建局:脱贫攻坚全局齐发力
正值春季备耕之际,县住建局通过精心谋划、认真组织、积极动员,在全局营造人人关心扶贫、人人重视扶贫、人人支持扶贫、人人参与扶贫的良好氛围。近日,系统精选52名干部到八仙镇龙门村扎实开展脱贫帮扶工作。
一是扎实摸底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由局主要领导组成的脱贫攻坚工作队,与镇、村、组干部对龙门村26户贫困户111人进行了详细摸底、一一对账,并按照搬迁、教育、救助、兜底、养老保险、技能培训、涉农补贴等七项帮扶政策,逐户逐人进行精准施策、精准扶贫。
二是扎实产业规划,彻底摆脱贫困。根据当地气候环境结合“支部+x+贫困户”模式,确定了适合贫困户发展的“四种四养”产业规划,“四种”即:种植魔芋、药材、核桃、花椒等;“四养”即:养殖鸡、猪、羊、蜂等来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坚持“因地制宜、特色致富”,谋划以能人大户牵头成立畜牧养殖和山野菜种殖加工合作社,建立发展产业链条,夯实群众增收基础,彻底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三是夯实安置房项目,加快移民搬迁步伐。今年所帮扶26户贫困户属于到镇集中安置移民搬迁户,将严格按照移民搬迁政策要求每人20平方建设入住,目前26户已同村、镇签订移民搬迁相关协议。住建局将利用部门职能优势督促安置房建设施工企业加快建设进度,尽早完成移民搬迁安置房建设,确保移民搬迁工作落实到位。(袁相华)
县物价局:积极扶持包联村产业发展
2017年是物价局包联的西河镇狮子寨村整村脱贫销号的关键年,任务繁重,责任重大。物价局班子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精准度更高的措施,立足“双联双促”全力扶持贫困村,为贫困村脱贫致富,为帮扶群众谋出路。
狮子寨村现有人口1367人,2016年底在册贫困户115户269人,其中五保户13户14人,低保户33户48人。主要经济来源是务工和种植、养殖。该村六、七十年代大集体时种植有一连片茶园,面积近千亩,随土地承包到户分散到各家各户,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外出打工,绝大部分茶园荒芜,杂草丛生,物价局领导在调研的基础上,与村班子反复分析认为,该村最大的优势就在这片茶园,局领导与镇政府、村“两委”,谋划发展思路,达成共识。一是启动低产茶园改造工作。积极与县茶叶局联系茶叶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技术指导,组织开展技术培训两次,培训茶农120人次;争取茶叶产业扶持政策,2016年到位扶持茶叶产业资金94500元。今年春节过后上班第一天,该村茶叶改造就早早开工,截至目前,已完成低改茶园三百多亩,茶叶加工场建设全面开工。二是出谋划策搞好土地流转。经物价局选派的“第一书记”与村班子多次与农户沟通联系,流转茶园,组建专业合作社,已完成流转本村茶园400多亩,这样既解决了该村一些有茶园但又无技术无劳力,又为劳动力外出打工创造了条件。同时,精心选定业主,通过业主带动,成立茶叶合作社,引导贫困户加入茶叶合作社共同生产经营管理,促进产业发展,以产业的发展带动贫困户的脱贫,真正做到“精准扶贫”、“产业扶贫”。
| 责任编辑:杨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