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提示★
○社区工厂办迅速贯彻县人代会精神
○○省委组织部调研“支部+社区工厂+贫困户”模式
○社区工厂“三条路径”带动脱贫
○○社区工厂建设纳入单项考核
社区工厂办迅速贯彻县人代会精神
12月2日,在县人代会胜利闭幕之际,县社区工厂办立即进行学习贯彻。
按照《政府工作报告》关于社区工厂发展工作的部署,即:“坚持总部建在园区,车间办在社区,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能人引领、基地孵化、连锁推进”的思路,以针织品加工、机电配件加工、传统手加工等为重点,大力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引导外出能人返乡创业,积极兴办社区工厂。通过5年努力,全县各类社区工厂达到100家以上,产值突破10亿元,把平利打造成全国知名的社区工厂示范基地。”提出贯彻要求:
一要认真学习和领会县人代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落实到人代会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培育壮大社区工厂;二要做好社区工厂发展年度考核、总结工作,及时谋划新一年的发展思路和重点;三是要加快社区工厂实体建设,积极引导社区工厂龙头企业入驻园区,对已入驻园区的泽健电子厂、凯灵汽车零部件制造厂等社区工厂龙头企业做好跟踪服务;四是围绕“发展社区工厂带动脱贫一批”的总体要求,复制推广“支部+社区工厂+贫困户”发展模式,不断提升社区工厂带动脱贫的成效。(白福平)
省委组织部调研“支部+社区工厂+贫困户”模式
11月10日,省委组织部组织一处副处长肖步炜、省扶贫办下乡办副主任余毅一行来我县调研指导“支部+社区工厂+贫困户”模式工作情况。市委组织部、市扶贫局相关负责人随同调研。
在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蒋军,副县长高忠权陪同下,调研组一行先后来到城关、老县、长安等镇社区工厂,详细了解社区工厂发展情况及所在社区支部建设情况,并与镇村负责人就基层党组织建设、社区工厂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今年,我县探索了“支部+社区工厂+贫困户”模式,通过党支部的引领带动,贫困户采取土地流转、劳务用工、订单销售等方式与社区工厂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精准党建与精准脱贫的深度融合。肖步炜对我县“支部+社区工厂+贫困户”模式、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同时要求村(社区)党员干部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做好“支部+社区工厂+贫困户”模式,把党建工作的软硬件抓实抓牢,硬件要保障活动有阵地,发展有项目,群众有收入。软件要全力以赴,做好档案资料记录整理,更要在党员干部内心打上“印记”,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作用,达到社会认可,群众满意。(李世锋 唐锐)
社区工厂“三条路径”带动脱贫
今年以来,我县围绕“发展社区工厂带动脱贫一批”的总体要求,不断强化契合路径,社区工厂带动脱贫成效显现。
加快实体建设,增强社区工厂带动脱贫能力。截至目前,全县共建社区工厂41家,覆盖11个镇、25个社区,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现在岗就业1000余人,累计吸纳在册贫困人口就业172户529人,月平均务工收入在1800元左右,最高可达3000余元,实现了一人进厂、全家脱贫,当年进厂、当年脱贫。
注重调研推广,扩大社区工厂带动脱贫影响。省委组织部、省扶贫办、西北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等单位相继来我县调研采访,全省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现场会、全省巾帼脱贫现场会以及其它市县现场考察观摩社区工厂带动脱贫共15次,在各级媒体上稿28篇,《光明日报》《人民日报》《陕西日报》《安康日报》等各级党报党刊都做了报道宣传,并受到省委组织部、市委调研组的充分肯定,社区工厂带动脱贫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
强化精准指导,突出社区工厂带动脱贫成效。修改完善了《关于促进家庭手工业社区工厂发展工作的若干意见》《平利县家庭手工业社区工厂发展三年规划》和《平利县创业担保贷款实施办法》,印发了《2016年度社区工厂建设考核评选办法》。各镇成立了社区工厂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后备干部包抓机制,始终坚持社区工厂与脱贫攻坚融合发展,如城关、老县、洛河等镇在实践中探索出了“支部+社区工厂+贫困户”发展模式,三阳、兴隆、正阳等镇把社区工厂建到2016年计划脱贫的贫困村,社区工厂带动脱贫成效初步显现。(汪功显 阮书涛)
社区工厂建设纳入单项考核
为推动社区工厂快速发展,带动群众就近就业,脱贫致富,我县出台了《平利县2016年度社区工厂建设考核评选办法》,将2016年社区工厂发展工作纳入单项考核。考核内容涵盖组织保障、实体建设、安全生产、舆论宣传等指标,坚持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设立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以此引领社区工厂快速健康发展。(白福平)
社区工厂办电话:8410358 在线投稿QQ:453783859
| 责任编辑:杨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