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信息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6-12-12 08:32 【 字体:

政府工作报告

——20161130日在平利县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平利县人民政府县长  陈伦富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2012年以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真抓实干,克难奋进,圆满完成了县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开创了平利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经济保持高位增长。五年来,在全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民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县域经济始终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逐年提高,综合实力明显增强。预计2016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76亿元,是2011年的2.6倍,年均增长15%;五年累计完成地方固定资产投资220亿元,年均增长22.4%;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53亿元,是2011年的2.2倍,年均增长17.4%;城乡居民收入达到29600元、9700元,年均分别增长11%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3.7亿元,是2011年的1.98倍,年均增长14.6%2013年,平利荣获“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前十县。2015年,平利在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综合排名中的位次大幅跃升,在全省82个县中位居第39位,在陕南25个县中位居第8位,在全市9个县中位居第3位。

——三大产业逐年壮大。现代农业稳健发展。农业总产值由2011年的12.98亿元增加到今年的19.3亿元,年均增长8%;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获得命名,建成省市级农业园区20个;五年累计新建高效精品茶园2.7万亩、绞股蓝标准化种植基地5.5万亩,平利女娲茶成为“陕西省名牌产品”,平利绞股蓝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开工建设莲花2万头生态猪良繁场,建成源硒地万亩富硒粮油基地;县级电商服务中心、农村淘宝运营中心暨33个村级服务站建成运营,平利成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新型工业快速成长。金龙水泥粉磨站、光华管桩端板、宝林萤石采选、安得利环保涂料等一批工业项目相继建成,中国化工新材料北方公司与安得利合作联营签约落地,发展社区工厂35家,规上工业企业由2011年的30家增加到今年的75家,工业增加值由11.78亿元增加到46.1亿元,年均增长26%,平利先后荣获“全省工业增加值增速最快前十县”、“县域工业集中区发展先进单位”、“加快发展中小企业先进县”。生态旅游提速升温。天书峡4A级景区创建通过省市初验,长安镇成为省级旅游名镇,龙头村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八仙古镇、芍药谷、瓮水沟、三里垭等景区景点加快建设,“三线八景两日游”的旅游格局初步形成,来平游客大幅增长,旅游综合收入由2011年的6.8亿元增加到今年的14.9亿元,年均增长17%2012年成功入选中国十佳最美乡村,2013年成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今年1012日,全省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现场会在平利召开。

——城乡建设全面加快。县城“一河两岸”、亲水广场、月湖虹桥、工业大道、“平利西”引线、革命公园、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等一批重点市政工程陆续建成,县城“十里水景”、五峰山生态休闲公园、杨家梁城乡统筹示范区、“气化平利”、长安县域副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国卫”、“国园”创建达标命名,荣获“全省县城建设先进县”,2016年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5%,比2011年提高9.4个百分点。抢抓陕南移民搬迁机遇,五年累计完成搬迁安置2万户、6万人,建成药妇沟、高原、锦屏、冠汝等百户以上集中安置社区50余个,连续三年荣获“全省移民搬迁工作先进县”。安平高速建成通车,平镇高速开工建设,冯家梁隧道主体贯通,平旬路、平镇路、渡正路等县乡公路提等改造全面完成,百朝路改造顺利开工,公交线路辐射433村,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2000公里。建成县城第二水源,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37处,完成农村电网改造1398公里,通讯电视基本实现全覆盖。持续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集镇垃圾填埋、污水处理设施和农村环境连片治理项目加快实施,节能减排各项措施有效落实,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5.6%,成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和“省级生态县”。

——民生福祉切实增进。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每年遴选为民办理“十大实事”,真情回报平利人民。凝神聚力打好脱贫攻坚开局战,今年15个村、4128户、11844人的脱贫目标即将实现。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平利中学建成投用,县镇中心幼儿园实现全覆盖,“省级教育强县”创建通过验收。卫计工作全面加强,县医院住院楼、县中医院综合楼建成投用,计生创“国优”和县医院、中医院创“二甲”达标命名。县文体活动中心、数字影院、体育场馆建成投用,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社区工厂发展模式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深度报道,平利荣获“全省农民工回乡创业示范县”,成为“全国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县”。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建成县社会福利院和6所区域性敬老院,农村五保、城乡低保、五大保险等保障政策全面落实。累计建设分配入住保障性住房6804套,荣获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十佳县”。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全面加强治安防控,依法打击违法犯罪,安全生产、信访维稳、市场监管、防灾减灾等工作有力有效,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镇村综合改革、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全面完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财税管理体制改革、商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县信用联社改制组建农商银行,邮储银行、长安银行挂牌运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全面完成,平利成为 “全国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县”。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五年累计引进招商项目134个,到位资金175.3亿元。女娲神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陕西股权交易中心成功挂牌,实现了我县企业上市零突破。培育发展外贸出口企业5家,完成外贸出口总值2630万美元,经济发展的外向度明显提高。

我们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人民群众新期待,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坚持依法行政,注重民主决策,重大事项及时向县委、人大报告并与政协协商,建立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旁听政府常务会议制度,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强化重点工作的现场点评、督办通报、媒体公开和考核问效等措施,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管理、资金审批、审计监督等制度,构建科学高效运行机制。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加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重要岗位的监督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政风行风建设持续加强,政府履职能力不断提升。

各位代表,五年的发展成就,让我们倍感欣慰。平利的每一点发展变化,得益于县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的有效监督和鼎力支持,归功于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奋力拼搏。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在各自领域做出积极贡献的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向长期关心平利发展的老领导、老干部,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在平创业发展的投资者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五年的奋斗历程,我们深切感受到:

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全面扩大对外开放。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对外开放力度,更决定县域发展速度。在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能不能抓住机遇抢占先机,关键在于思想是否解放。我们坚持解放思想,以改革促创新,以开放促开发,加大招商引资引智力度,不断深化对外合作,促进了各类生产要素向平利聚集,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追赶超越。

必须坚持项目带动,依靠投资拉动增长。平利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基本县情没有改变,改变平利落后面貌,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主要依靠项目和投资来拉动。我们坚持项目先行,抢抓中省各类政策机遇,闻风而动争取项目,不遗余力优化环境,全力破解用地、资金、拆迁等瓶颈问题,以项目建设拉动投资稳定增长,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和活力。

必须坚持产业支撑,持续做大经济总量。县域经济的基础在产业、主体在产业,没有产业支撑就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我们坚持从县情实际出发,实施茶饮产业率先突破做优现代农业,推动重晶石精深加工做强新型工业,建设中国最美乡村做大生态旅游,不断扩张经济总量,全面提高质量效益,促进了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改善民生。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也是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牢固树立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齐头并进、发展指标与幸福指数同步提升的理念,每年办理一批安民心、暖民心、得民心的实事好事,让广大群众生存条件更好、生计更有保障、生活更有奔头,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县人民。

必须坚持改进作风,狠抓落实推动发展。确定的发展目标和描绘的美好前景,绝不能纸上谈兵、坐而论道,惟有苦干实干才能实现。我们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沉下身子抓落实,不争论、不懈怠,说了算、定了干,困难面前敢担当,问题面前不抱怨,努力营造“支持干事、保障发展、宽容失误”的施政环境,确保一步一个脚印把平利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总结经验是为了坚持真理继续前行,正视差距才能有的放矢奋起直追。客观审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虽然近年来我们发展很快,但全县经济总量仍然偏小,资源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新的经济增长点尚在培育阶段,加快发展的任务依然繁重;虽然民生保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仍显不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日趋多元,加上自身财力有限,均衡发展还需倍加努力;虽然干部作风持续好转,但对照人民的期盼,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够到位,服务质量和行政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敢于面对不回避,勇于担当不退缩,用发展的办法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主要任务

未来五年,是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中国最美乡村的关键时期。纵观经济发展态势,国家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建设投入,持续深化“放管服”和财税、金融、创新等重点领域改革,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重点任务,宏观政策导向和外部环境对我们加快发展十分有利;“十三五”期间,我们的脱贫攻坚国家投入资金预计40亿左右,加之全国政策性金融扶贫实验示范区建设给我们带来的融资机遇,发展资金更有保障。深入分析县情实际,通过近年来的持续努力,特别是随着安平高速的建成通车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平利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三大产业持续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大幅提升,追赶超越的内生动力更加强劲。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牢牢把握发展机遇,继续保持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干事激情,继续发扬敢为人先、勇争一流的拼搏精神,就一定能够谱写平利追赶超越的新篇章。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认真贯彻县十六次党代会精神,以循环发展、富民强县为主题,以改革创新、提质增效为主线,围绕“全面小康”这一目标,突出“脱贫攻坚和城镇建设”两大重点,把握“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三个导向,实施“一村、一业、一石、一畜”四项工程,做好“现代农业、新型工业、乡村旅游、城乡统筹、民生保障”五篇文章,确保如期脱贫摘帽,实现同步小康,努力建设“生活美、生态美、城乡美、产业美、风尚美”的美丽富裕新平利。预期奋斗目标是:2021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37亿元,年均增长11.5%;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0亿元,年均增长15%;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4.4亿元、2.2亿元,年均分别增长8%9%;城乡居民收入达到45800元和16500元,年均分别增长10%围绕上述思路和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决战脱贫攻坚,确保同步小康

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产业是基础、搬迁是重点、就业是核心、路径是关键、落实是根本”的总体要求,群策群力、众志成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坚持目标导向补短板。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平利2019年脱贫摘帽”目标,在2016年的基础上,再集中两年时间,打响脱贫攻坚大决战,到2018年底,确保全县87个贫困村脱贫销号、4.57万贫困人口收入越线,所有在册贫困户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2019年,重点对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全面系统地“回头望”,对照目标要求进行查漏补缺,努力提高产业发展、基础配套、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能力,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如期实现脱贫摘帽,坚决补齐小康短板。

聚焦精准施策抓关键。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坚持因村制宜、因户施策、精准发力、合力攻坚,2017年完成所有在册贫困户的搬迁安置,确保户户都有安全住房,2018年实现户户脱贫有保障。一方面,以贫困村为单位,精准做好特色产业、搬迁安置、村容村貌、路水电讯等建设规划,整合行业扶贫项目,用足各类扶贫资金,实施整村推进,彻底改善贫困面貌。另一方面,针对在册贫困户,逐户精准对接“十个一批”脱贫路径,靶向治疗,定向发力,确保贫困群众全部稳定脱贫。

弘扬三真精神促决战。坚持党政同责、合力攻坚,进一步完善“五个一”工作机制,层层夯实责任,采取超常措施,通过领导真抓,抓出新变化。坚持干部包户、精准施策,继续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机制,对所有在册贫困户,每户至少明确一名干部帮扶,不脱贫不脱钩,落实干部真帮,帮出真感情。坚持扶贫扶志、激发动力,教育群众牢固树立“宁自立、不苦等,宁苦干、不苦熬”的脱贫观念,引导群众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带领群众真干,干出新成效。

(二)主攻项目建设,持续扩大投资

坚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做到全局抓项目、全员抓争取、全民抓招商、全力抓推进,以项目扩投资稳增长。

不遗余力抓争取。深入研究中省产业政策,紧盯各类资金投向,牢牢把握发展机遇,超前谋划重点项目,围绕循环产业、基础建设、环境保护和民生事业等方面,每年策划包装100个对上争取项目,建立重点突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结构优化的项目储备库,有计划地申报中省投资项目。先人一步、快人一拍赴省市勤汇报、勤对接,千方百计赢得上级支持,通过积极争取和扎实工作,把上级的注意力和支持的重点吸引到平利,把平利的主导产业和重大项目挤进省市规划和资金盘子,每年到位中省基本建设类项目补助资金增长15%以上。

锲而不舍抓招商。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产业辐射,围绕新型工业、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城镇建设和健康养老等重点领域,每年策划包装100个招商项目。坚持“招大、引强、选优”,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大力推行产业链招商、外出点对点招商、小分队驻地招商、商会招商等精准招商模式,以三顾茅庐的精神,努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生态环保型的知名企业落户平利。着力优化投资环境,提升服务效能,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考核加分项目,充分调动各镇、各部门的招商积极性,力争每年引进投资过亿元的产业类项目2个以上。

齐心协力抓推进。坚持每年至少开工1个投资过5亿元、5个投资过亿元的项目,确保重大项目建设接替有序。继续实行“一个重点项目、一名包抓领导、一个责任部门、一支援建队伍、一套保障措施”的五个一项目推进机制,细化任务清单,强化督察督办、通报评比、目标考核和问效问责,督促各镇各部门围着项目转、盯住项目干,努力在全县上下营造大干快上的项目建设氛围。坚定落实“四长负责制”,积极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着力优化发展环境,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三)突出五个十万,做优现代农业

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围绕“10万亩精品茶园、10万亩绞股蓝、10万头生态猪、10万亩富硒粮油、10万亩中药材”的五个十万目标,做强特色产业,建好农业园区,壮大农村电商,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持续壮大绿色产业。坚持茶饮产业率先发展不动摇,狠抓基地建设、产品升级、龙头培育、品牌创建和市场开拓,到2021年,全县茶叶基地面积达到25万亩,省级以上茶饮龙头企业10家以上,10家茶饮龙头企业通过欧盟质量标准认证,“平利女娲茶”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平利绞股蓝”列入国家药食共源植物目录,建成陕西茶产业高新示范区和全国绞股蓝名牌产品示范县,茶饮产品产量达到1万吨,实现综合产值20亿元。加快发展生态养殖业,以莲花10万头生态猪养殖项目为带动,大力推广规模化养殖、清洁化生产、合作化经营,建成陕西生态养殖大县。统筹发展富硒粮油、中药材、设施蔬菜及林下经济,建成全省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县和山林经济示范县。

加快建设农业园区。坚持园区建设与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按照“政府推动、多元投入、市场运作、产业兴园”的思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和创意农业,高标准建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大力实施园区提升工程,聚力打造女娲银峰、龙头、香河、龙森4个领军产业发展航母型园区。加快建设中国绞股蓝科技产业示范园、国家绞股蓝名牌产品示范园、生态猪养殖示范园等一批产业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的园区,力争新建命名省市级园区35个以上。依托园区加快科技创新、产品研发和品牌建设,培育壮大经营主体,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抢抓平利列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机遇,依托阿里巴巴和农村淘宝项目,加快“农村电商服务、农产品供应链、农产品营销、农村物流配送、电商人才培训”五大服务体系建设,建成1个县级电商产业园、10个镇级服务站、100个村级服务点,扶持培育1000个电商经营主体。力争五年内,全县重点行业和特色产业实现电子商务应用全覆盖,电商交易额突破20亿元,建成“全国富硒农产品电商第一县”。

(四)围绕三百目标,做强新型工业

紧扣百亿工业园区、百户规模企业、百亿重晶石产值的“三百”目标,打造新型材料、富硒食品、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清洁能源五大工业集群,到2021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84亿元,年均增长13%

着力打造五大集群。新型材料以重晶石精深加工为重点,推进昊华技改升级,支持中国化工新材料北方公司与安得利公司合作联营,力促环保涂料、油漆等高端产品生产线上马,鼓励企业整合重组,建成中国最大的重晶石循环产业基地。富硒食品以农产品生产加工为重点,开发富硒茶饮品、茶食品、茶保健品和核桃、魔芋、杂粮、山野菜等特色富硒产品,建成富硒粮油、富硒生态猪、富硒肉兔、富硒纯净水等项目。装备制造以汽车零部件加工为重点,引进国内外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建成年产30万套的汽车零部件生产线项目。生物医药以药源基地建设为重点,加快中药材提取物的研发生产,建成年产1600吨中药材深加工项目。清洁能源以风能、太阳能开发为重点,建成100兆瓦风电项目和50兆瓦光电项目。

建强县域工业园区。以县域工业集中区为龙头,以陈家坝绿色产业园、老县重晶石循环产业园、长安茶饮产业园为支撑,狠抓基础配套,完善运行机制,加快建设“一区三园”,引导优势企业向园区聚集发展。力争五年内,把陈家坝建成省内一流的绿色工业园区,把老县打造成国家级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基地,把长安打造成中国茶饮养生基地,“一区三园”入驻规模企业100家以上,园区工业产值占到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

培育壮大社区工厂。坚持总部建在园区、车间办在社区,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能人引领、基地孵化、连锁推进”的思路,以针织品加工、机电配件加工、传统手加工为重点,大力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引导外出能人返乡创业,积极兴办社区工厂。通过5年努力,全县各类社区工厂达到100家以上,产值突破10亿元,把平利打造成全国知名的社区工厂示范基地。

(五)发展全域旅游,经营美丽乡村

以建设巴山国家公园为目标,坚持全域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市场经营,推进全域旅游开发,经营美丽乡村,发展美丽经济,到2021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亿元。

围绕全域旅游提升规划水平。把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按照“县城是龙头、景区是核心、镇村是景点、道路是景观、生态是基础、文化是灵魂”的理念,聘请国内外著名学府的专家学者和研究团队,为平利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构图,策划全域旅游发展的战略定位、发展模式和实践路径,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编制全域旅游规划,明确发展方向、重点和目标,以规划引领平利全域旅游繁荣发展。

突出平利八景搞好重点建设。提升“一城”品质,建成县城“十里水景”,开发南北两山,把县城打造成全县旅游的目的地。丰富“一镇”内涵,坚持茶旅融合,开发朝秦暮楚文化演绎,建设陕西山地自行车赛道,推动生态观光、休闲健身一体化发展,把长安建成国家4A级景区。挖掘“一山”文化,讲好女娲故事,建设女娲文化体验区,唱响“北有黄帝陵、南有女娲山”的女娲文化品牌。彰显“一村”特色,依托农耕文化,实施综合提升,把龙头建成国家4A级景区。激发“一峡”活力,按照打造“陕南九寨”的思路,围绕千家坪、龙洞河、正阳大草甸三大核心片区,把天书峡建成国家5A级景区。助推“一谷”开发,把芍药谷打造成中医药文化休闲旅游产业聚集区。完成“一岛”招商,建成“琵琶岛﹒三里垭”养老产业基地和乡村慢生活体验区。打造“一湖”美景,开发建设瓮水沟、佛殿山,建成古仙湖国家湿地公园。

着眼产业效益经营美丽乡村。紧扣旅游六大要素,加快完善服务体系,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建成县级旅游服务中心、2家以上星级宾馆、100户特色农家乐、100家乡村客栈,引进10家省市知名旅行社进驻平利,精心打造“茶乡风情游、巴山风光游、人文景观游”三条精品线路,把平利建成国内知名的全域旅游目的地。强化宣传推介和市场开拓,建立政府支持、部门协同、企业联手、媒体跟进、全民参与的旅游营销机制,全方位宣传推介平利美丽乡村,使旅游产业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六)加快基础建设,改善城乡面貌

以建设精美宜居县城为目标,坚持以城带乡,统筹推进,建管并重,着力构建城乡一体、产城融合、生态文明、和谐共进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

突出打造精美宜居县城。按照“建设十里水景、开发南北两山”和“提升东区、完善西区、改造中区”的总体思路,抓好县城建设。高标准建成县城“十里水景”、五峰山生态休闲公园、县城南山生态产业观光园和马盘山现代农业观光园,着力打造山水环绕、林城交融的城市景观。全线打通北环路,建成杨家梁城乡统筹示范区、城东运动公园、县城第二农贸市场和垃圾填埋场,完成西大桥片区综合开发,加快完善中心城区功能,积极推进老城区改造。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努力把县城建成全市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和全省美丽县城建设样板区。到2021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8万人,全县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

建设特色小镇魅力小村。坚持精而美、特而强、新而活的原则,按照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三化驱动”的思路,精心编制特色小镇和魅力小村建设规划,结合移民搬迁建成15000户、51000户、5500户的集中安置社区,重点打造长安女娲硒茶小镇、龙头农耕风情小镇、八仙古韵民俗小镇、大贵美丽田园小镇、西河精美旅游小镇、药妇沟创业小镇等6个特色小镇和三里垭等12个魅力小村,全面提升城镇化和全域旅游发展水平。

不断改善城乡基础条件。坚持交通先行,拓展互联互通。加大援建力度,切实抓好征地拆迁和环境保障,力争平镇高速早日建成。以S308省道、百朝路、白狮路为重点,升级改造境内省道和县乡公路。积极争取安张衡铁路过境和低空航线审批,努力构建多元化发展的大交通格局。加强农田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城镇供水管网和67处农村饮水工程改造。建成广佛330千伏变电站,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优化城乡电网结构。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成各镇垃圾填埋和污水处理设施,统筹推进山水田林路居综合治理,着力优化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七)强化民生保障,构建幸福平利

坚持以人为本,统筹解决好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全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坚持每年公开承诺为民办理“十大实事”,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广大群众普遍关注的领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优先发展教育,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促进公平为重点,巩固提升省级教育强县创建成果,把平利中学打造成全省一流的高级中学,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成县第二人民医院,健全完善城乡医疗救治、疾病预防体系,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面落实“两孩”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建成县公办老年公寓,打造健康养生养老示范基地。认真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政策,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保体系,实现全民全员参保。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打造一批精品文化工程,建成省级文化先进县。强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技术引进,积极创建全国知识产权强县和全省科普示范县。

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为目标,认真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各项任务,严守生态红线,大力推进造林绿化,切实加强河道治理,扎实开展节能减排和治污降霾,全面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依法整治环境违法行为,确保主要环境质量控制因子排放量持续削减,“五项指标”控制在省市下达任务以内,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50天以上,出境断面水质保持地表水Ⅱ类标准,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5%以上,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8%以上,竭力守护山清水秀、生态宜居的良好环境。

积极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以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目标,强化源头治理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积极预防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开展“七五”普法,持续深化“平安平利”创建活动,健全完善公共安全防范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狠抓初信初访,坚持依法治访,不断规范信访秩序。依法探索村民自治有效形式,创新网格化管理,形成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乡村治理机制。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认真抓好市场和质量监管、防汛防滑、护林防火等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建设人民更加满意的政府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强化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一)加强法治型政府建设。牢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带头学法守法用法,始终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权责清单制度,建成运行县政务服务中心,努力提升行政效能。完善依法决策机制,坚持重要事项集体决策、重点项目专家论证、重大工程公众听证制度。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自觉接受党内纪律监督、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重大事项及时向县委人大报告、向政协通报,让政府在监督中履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二)加强创新型政府建设。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增强解放思想、追赶超越的“源动力”。坚持与时俱进,勇于突破制约发展的落后观念和思维定势,用开放的视角、宽广的眼界、创新的思路、改革的举措,积极探索新常态下做好政府工作的方法和路径。扎实推进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大力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有效激活民间投资。创新管理方式,运用改革思维优化政府部门工作流程,打通执行落实“最后一公里”,推进百姓办事“零障碍”。认真贯彻落实“三项机制”,为勇于担当者撑腰,为改革创新者鼓劲,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努力把人民群众的期待变成我们的行动。坚持主动作为、勤政为民,切实履行职责,深入基层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解决群众实际问题。进一步完善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确保群众话有地方说、理有地方讲、困难有人帮,疏导社会情绪,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干字当头,大力弘扬“一流工匠”精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干劲,紧盯奋斗目标和重点工作,全力推动政府工作提速提效,用干部的辛勤指数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

(四)加强廉洁型政府建设。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认真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坚持不懈纠正“四风”。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一岗双责”,不断提升政府系统廉政建设水平。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肃整治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问题,加大对政策措施落实、公共资金使用、政府投资项目、经济责任履行等方面的审计力度。紧盯行政审批、工程项目、惠民资金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坚决防止以权谋私、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发生,努力树立清正廉洁、奋发有为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平利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步入了追赶超越的新阶段;展望未来,不甘落后的平利人民一定会砥砺奋进,再创平利发展新辉煌。让我们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锐意进取,迎难而上,决胜脱贫攻坚,同步迈进小康,为全面建设中国最美乡村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