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社局:全面落实各项创业就业扶持政策
推动劳务创业脱贫工作深入开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对精准扶贫工作的安排和部署,切实保障民生,县人社局切实履行职能职责,以“打赢脱贫攻坚战”为目标,全面落实各项创业就业扶持政策,多项举措推进劳务创业脱贫工作深入开展。
一是大力开展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提升贫困劳动力素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能培训为突破口,坚持培训对象与培训项目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注重培训质量,坚持就业导向,强化服务,建立满足各类贫困劳动力的免费培训体系,现已确保全县2016年脱贫村每一户贫困户至少有一人参加了相关技能培训或实用技术培训,为贫困劳动力劳务增收脱贫提供了技术保障。将有创业愿望和培训要求的贫困户全部纳入培训范围,开展创业培训,增强创业能力,提高创业成功率。
二是提供创业资金帮扶。充分发挥小额担保贷款的作用,开展创业帮扶,对于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有利于促进创业脱贫的个人,给予贴息贷款帮扶,促进贷款带动效应。重点扶持创业孵化基地和社区工厂的建设。凡由贫困户创办的经济实体,入驻创业孵化基地的给予优先扶持,创办社区工厂的给予重点扶持,同时针对吸纳贫困劳动力较多、带动脱贫增收效果明显的社区工厂等中小微企业,给予政策资金支持。参照《平利县2016年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扶持脱贫实施办法》和《平利县全民就业创业基金管理使用办法》精神,先后拟定了《关于组织申报社区工厂带动脱贫攻坚扶持补助资金的通知》、《关于做好2016年全民就业创业基金申报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政策文件,积极组织申报,兑付帮扶资金,全面推动劳务创业脱贫工作开展。
三是搭建就业服务平台。今年以来,加大创业促就业活动的开展力度,建立形成了以 “春风行动”、“为百姓送岗位脱贫村行”、“就业援助月”、“劳务脱贫及社区工厂专场招聘”、“贫困大学生专场招聘会”等活动为载体的劳务创业脱贫工作长效机制。截至目前,该局已在各镇举办27场次劳务创业脱贫招聘会,其中2月初我县成功承办了全省2016年“春风行动”启动仪式暨劳动招聘活动,现场共有省内外148家企业进场招聘,共提供各类就业岗位1.2万个,来自全县各镇近3000人参与应聘,现场达成求职意向1500余人,其中贫困劳动力320人左右。4月中旬至5月中旬、8月中旬至9月中旬,联合县育英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深入11个镇15个当年脱贫重点村召开劳务就业创业对接会,通过上门宣传就业政策,入户送就业岗位信息,鼓励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共完成有意向务工登记729人,签订劳务输出协议545人,劳务输出430余人。
四是多渠道扩大就业,发挥好项目带动就业作用,积极引进发展适合本地特色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招商引资的泽健科技电子元件加工项目以及凯灵企业车零配件加工项目现已建成投产,企业在招募员工时对贫困劳动力给予优先考虑。进一步规范公益性岗位,拓宽公益性岗位设置领域,维护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促进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的积极作用。(于云平)
社区工厂:“三条路径”带动脱贫
今年以来,我县围绕“发展社区工厂带动脱贫一批”的总体要求,不断强化契合路径,社区工厂带动脱贫成效显现。
加快实体建设,增强社区工厂带动脱贫能力。截至目前,全县共建社区工厂41家,覆盖11个镇、25个社区,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现在岗就业1000余人,累计吸纳在册贫困人口就业172户529人,月平均务工收入在1800元左右,最高可达3000余元,实现了一人进厂、全家脱贫,当年进厂、当年脱贫。
注重调研推广,扩大社区工厂带动脱贫影响。省委组织部、省扶贫办、西北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等单位相继来我县调研采访,全省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现场会、全省巾帼脱贫现场会以及其它市县现场考察观摩社区工厂带动脱贫共15次,在各级媒体上稿28篇,《光明日报》《人民日报》《陕西日报》《安康日报》等各级党报党刊都做了报道宣传,并受到省委组织部、市委调研组的充分肯定,社区工厂带动脱贫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
强化精准指导,突出社区工厂带动脱贫成效。修改完善了《关于促进家庭手工业社区工厂发展工作的若干意见》《平利县家庭手工业社区工厂发展三年规划》和《平利县创业担保贷款实施办法》,印发了《2016年度社区工厂建设考核评选办法》。各镇成立了社区工厂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后备干部包抓机制,始终坚持社区工厂与脱贫攻坚融合发展,如城关、老县、洛河等镇在实践中探索出了“支部+社区工厂+贫困户”发展模式,三阳、兴隆、正阳等镇把社区工厂建到2016年计划脱贫的贫困村,社区工厂带动脱贫成效初步显现。(汪功显 阮书涛)
县搬迁办:“搬”出幸福来
广佛镇松河村二组的张再平最近笑得合不拢嘴,他家有10个人,因为人口多,所以年初选择了自建住房。按照年初贫困户分散自建住房的补助标准,能够享受4万元的建房补助。11月份省市新的补助标准出台后,将以前的按户补助调整为按人补助,按照人均1.5万元的标准,他家可以享受到15万元的建房补助,还有旧宅基地腾退补助资金,这样他就再也不用为建房借债而发愁了。
今年,我县计划脱贫4490户12778人,为达到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确保所有贫困户脱贫都有安全住房,我县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十个一批”脱贫措施的重中之重来安排部署,采取“每周督查、半月评比、月月通报”的督查考核办法,层层夯实责任,加快建设进度,把贫困户安全住房作为各镇党委政府的第一要务,切实解决建设过程中资金、用地、施工环境等矛盾问题;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县移民办制定了详细的建设规划,明确了每一户贫困户解决安全住房的安置方式;县农商行发放“5321”贷款1.5亿余元,提供资金支持;国土、住建、交通、电力等部门全力围绕贫困户建房用地、用电、建设质量等全程服务,确保了建设工程顺利施工。经过一年的“领导真抓、干部真帮、群众真干”,全县当年脱贫4490户12778人,当年脱贫户全部达到了有安全住房的要求。
同时,严格控制贫困户建房面积人均20平方米、户均自筹资金不超过1万元的政策红线,认真落实按人补助政策,加大集中安置和“两院合一”的安置力度,积极探索以社区工厂、园区带动等措施,解决搬迁户的就业问题,力争做到“先业后搬”,切实解决贫困户易地搬迁安置的后顾之忧,防止“因搬致贫、因搬返贫”问题。(范小东)
脱贫攻坚督查工作二、三事
“个别帮扶干部缺岗,个别贫困户致贫原因、帮扶措施不精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进展缓慢……”这是县纪委监察局对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存在问题的通报。
为了全面打赢全县脱贫攻坚战役,按照县委要求,县纪委充分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选派年轻骨干进驻15个当年脱贫村,进行脱贫攻坚专项督查,重点督查干部脱贫攻坚纪律执行和扶贫政策落实情况,坚持问题导向,挺纪在前,运用“四种形态”对脱贫攻坚工作实施精准监督。委局安排我到大贵镇半边街村“驻守”,工作中有所感触的情节随笔侧记,作为自勉。
一次“找茬”明纪律。脱贫攻坚专题督查会后已是中午,我匆忙驱车赶往离县城25公里的大贵镇半边街村村委会。
“你们村有多少贫困户、贫困人口?帮扶干部多少人?镇上包联领导、作战队长、第一书记是谁?……”我作完自我介绍后,边翻阅《干部到村签到册》,边向脱贫攻坚作战室的工作人员了解情况。
当得知村支部书记黄绪全因病到市医院检查请假半天,未履行书面请假手续,只是向镇党委书记电话请假后,我进一步反问道:“他是不是去了市医院?为什么不履行书面请假手续?”并当即进行了电话核实。
通过这次查岗督查,大家明白,有县纪委督查,不敢随便迟到早退、缺勤脱岗,进而严明了脱贫攻坚干部队伍“作战”纪律。
脱贫攻坚工作任务繁重,只有严格管理,把作战队员从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作战”战线上,才能打赢这场艰巨的脱贫攻坚硬仗。
一次走访解“心结”。“听说我们村今年是贫困村,国家扶持力度很大,明年脱贫后,村上就没有各项扶持了?今年,家里虽然建起了新房,但两口子没有固定工资,女儿在外也没有固定收入,看来这个‘贫’是脱不了了……”,走访中,半边街村张三沟一户贫困户得知我是县纪委派来的督查员,向我打听。
“你们家里的情况,我了解,单靠家里种田、采茶、养猪养鸡和国家转移性收入,年人均收入确实达不到3500元,但加上你女儿在超市的工资收入,吃、穿、住都不愁,达到脱贫标准没有问题。”与我同行的包帮干部单刀直入,将了解的真实情况一一数给他听。
“看到你家新房正在建设中,母亲年迈,小儿子还在上学,确实存在一些实际困难,帮扶单位和个人会从多种途径为你户帮扶一定资金,也给你女儿联系了售货员的工作。再说脱贫后,国家各项惠民政策一如既往地可以享受,为什么一定要抓着贫困户的帽子不肯摘呢?”我进一步给他解释道。
“纪委干部这么说,我就放心了,以前我是担心脱贫后国家就不管我们了。”说着,他哈哈大笑起来。
一次政策宣传释“担忧”。“听说我们村有贫困户110户,国家帮扶资金上千万,每户就有十万,我咋没见到这么多?怕是‘雷声大、雨点小’,会不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都‘跑、冒、滴、漏’了?”当我走访到一位老组长家里,他向我说出了村民们的担忧。
“县纪委派干部到村督查,就是要求我们从贫困户建档立卡的精准识别、干部帮扶措施及效果、水电路住房进展、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督,严防‘雁过拔毛’式腐败,确保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我边回答,边向他解释各种资金的使用情况。截至目前,半边街村按照“十个一批”和“双七条”标准,共计投入各项资金500余万元,实施移民搬迁、产业发展、群众增收、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贫困户的水、电、路、房屋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生产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安居乐业,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驻守中,我深深感到自己作为一名纪检干部,不仅要履行监督职责,而且要把自己融入脱贫攻坚工作中,与其“战友们”一道克坚攻难,在政策上把好关口,在帮扶上找准路子,把党和政府的惠民主张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共同来唱响脱贫攻坚的凯旋之歌! (王小平)
| 责任编辑:万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