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县脱贫攻坚简报
2016年第27期平利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2016年9月28日
★本期提示★
○县长陈伦富主持召开脱贫攻坚工作会
○兴隆镇“六个一”为完成当年脱贫任务全面“提速”
○长安镇“快马加鞭”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三阳镇念好“五字决”打赢攻坚战
○西河镇狮子寨村提早谋划脱贫摘帽
县长陈伦富主持召开脱贫攻坚工作会
9月28日晚,县长陈伦富主持召开脱贫攻坚工作会,安排部署当前脱贫攻坚工作。
在听取县扶贫局局长、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覃春利与各镇对接2017年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和即将到来的国庆假期脱贫攻坚工作安排意见后,陈伦富指出,脱贫攻坚是为党争光、为民争利的大好机遇,县扶贫局要加强与省市扶贫部门的沟通,及早做好2017年脱贫目标任务的对接落实。针对当前的脱贫攻坚工作,陈伦富要求,一是各镇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要统筹安排好国庆期间的各项工作,持续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确保假期建设工地不停工,把省市提出的“脱贫攻坚工作一天不耽误”真正落到实处;二要切实加快贫困户建房和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确保当年脱贫村砖混结构房屋占比达60%以上,基础设施建设达到验收标准;三要通过扎实细致的工作,确保脱贫攻坚信息数据精准、贫困户当年收入达标、安全住房达标,确保圆满完成年度脱贫目标,顺利评估过关。县上领导徐启菊、吴代强、陈俊出席会议,各镇党政主要领导、县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陈金涛)
兴隆镇“六个一”为完成当年脱贫任务全面“提速”
时值当年脱贫攻坚任务最后关键时期,兴隆镇紧扣年度脱贫目标和脱贫措施,围绕脱贫村、脱贫户“七个一批”脱贫举措,对照“双六条”评估办法,采取“六个一”的工作举措,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力促脱贫成效,确保高质量圆满完成当年脱贫攻坚任务。
一是抓好一次全面核查。按照党政主要领导重点落实脱贫村,各班子成员重点包抓各村贫困户的分工,逐一到村到户,进一步核准信息,核准项目,查缺补漏,力求信息精准达到100%,项目不漏,措施到位。
二是绘制一张责任清单。围绕核查,逐户重点落实住房保障、产业增收、人居环境、公共服务四大任务,进一步细化到村到户项目,倒排工期,明确时间节点,细化责任到人抓推进。
三是算清一笔经济收入。把收入作为关键指标加以落实,细算劳务收入、产业收入、政策性补助收入和其他收入,提供证明材料,把人均3500元的收入“坐实”。
四是增进一份帮扶感情。加大贫困户沟通联络力度,积极解决脱贫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发现存在的潜在矛盾和隐患,做好解释和化解工作,力争满意度达到100%。
五是推进一批公共项目。综合抓好社区服务中心、幼儿园、垃圾污水处理设施、标准化卫生室建设、老年幸福院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六是健全一套脱贫档案。建好一户一档资料,全面反映贫困户进档至脱贫的全过程,达到资料完善,群众认可,评估认可。完善三年脱贫影像资料,制作ppt影像资料和纸质档案影像资料,以脱贫村、脱贫户脱贫前后对比,全面展示脱贫成效。
截至目前,当年脱贫任务所涉及项目扎实推进。住房保障建设成效显著。全镇100户旧房改造全面启动92户,394户“交钥匙”工程及贫困户、两灾户住户的搬迁安置工程建设全面开工。其中蒙溪街村住房砖混结构率达到68.8%,全村324户,砖混结构房屋达到223户 ,土木结构101户;当年搬迁63户,其中贫困户52户,非贫困户11户;当年旧改45户,贫困户39户,非贫困户6户。
产业项目落实有力。全镇共计落实产业备案资金85.88万元。蒙溪街村备案产业86户,其中养猪86户,265头;养鸡36户,1855只,到户产业项目增收有基础。基础设施项目有力推进。新场街、马鞍桥、兴隆寨等9个村安置点住房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冠汝E区基础设施建设即将启动招投标、老食品站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80%、休闲公园进入收尾阶段;城兴公路(马鞍桥至熊儿沟村段)已完成基础性工作即将进入混凝土填埋;集镇垃圾填埋场正在进行项目施工招标资格预审公告。脱贫村2.5公里产业路及1座产业桥完工,700米联户通组路竣工使用,6.9公里村道拓宽改造及四组便民桥开工建设,幼儿园主体完工,污水处理完成选址,垃圾处理设施开工建设。(胡后兵)
长安镇“快马加鞭”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九月的长安,红旗飘扬,机械轰鸣,处处是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自2016年脱贫攻坚战斗打响以来,长安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加快推进产业发展、易地扶贫搬迁、基础设施配套等重点工作进程,使长安镇在这个丰收的季节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狠抓落实产业促脱贫。根据脱贫措施“七个一批”的再精准,全镇今年规划的产业脱贫户,按照规划脱贫产业项目,通过政策扶持和包帮干部入户解决实际问题,确保项目落到实处。着力打造三星寨万亩山林经济园区,通过资源流转、协议用工、带动发展产业等方式,促进贫困户增收致富。
精准实施易地搬迁扶贫。将易地扶贫搬迁当作脱贫户“挪穷窝、拔穷根、改穷貌”的重要抓手。2016年全镇计划脱贫户搬迁178户,现已落实174户,占年度搬迁户的98%。同时,为贫困户提供政策、资金、技术等全方位服务,解决搬迁户的生活、就业难题,使搬迁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就近务工、自主创业等实现增收致富。
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以脱贫村为重点,启动建设群众文化活动广场,村内道路拓宽改建工程;新修三星寨万亩山林经济园区产业道路;加快旧房改造,完成院落及村道绿化亮化工程;铺设饮水增容管道,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切实解决了贫困户饮水及排污问题,为整村脱贫提供了坚实基础。
创新配股分红扶贫。以双杨村扶贫搬迁产业发展100万元扶持资金为启动资金,经镇党委政府细致研究、镇村多方讨论、企业主动申请后报审县级部门通过,以双杨村作为配股分红扶贫试点村,企业与贫困户一对一的对接帮扶,率先完成年度分红5万元。同时,在企业(合作社)带动过程中,除贫困人口配股分红外,还在资源流转、代养(种)回购、协议用工等形式中至少选择一种带动方式,确保了企业与带动的贫困户利益链接更加紧密,实现互惠共赢。(长安镇脱贫办)
三阳镇念好“五字决”打赢攻坚战
三阳镇在脱贫攻坚百日会战打响以来,念好准、全、明、清、实“五字决”,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 。
摸底信息“准”。严格按照程序,对每一户贫困户、每一个贫困人口反复核查、多次鉴别,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最终确定贫困人口3354人。
建档立卡“全”。按照统一要求,分别为各村选派驻村工作队,按照“一户一档、一档多审”的原则,帮助村两委整理完善档案,切实做到扶贫档案齐、录入数据准、帮扶记录清。
帮扶责任“明”。 多次召开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进一步夯实两委班子、驻村“第一书记”、包村领导、帮扶干部各自责任,切实做到责任明、任务清。凝聚各方力量,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
帮扶思路“清”。立足实际,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多管齐下,做到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套帮扶措施,瞄准靶心,精准发力。
帮扶成效“实”。按照“七个一批”脱贫路径,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加大统规楼、交钥匙等住房扶持力度,303户贫困户搬迁住房已得到全面落实,其中74户的主体建设已完成,其余229户均在紧张的施工建设中。兴办社区工厂,实施搬迁一批,就业一批,让贫困户搬得进来,住得下去。扶持农户种植银杏、富硒茶3000余亩,同时引进企业对产品进行深加工。积极协调医院、银行、学校等多单位为贫困户在大病救治、贴息贷款、教育资助等方面进行帮扶,积极搞好扶贫对接,真正把帮扶措施落到实处。(吴明林)
西河镇狮子寨村提早谋划脱贫摘帽
西河镇狮子寨村是2018年整村脱贫摘帽村,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27户299人,其中一般贫困户78户232人,五保户13户14人,低保户36户53人,为确保该村2018年脱贫摘帽,该村包抓领导及驻村工作队立足眼前,着眼长远,早谋划,早行动。
发挥驻村工作队力量狠抓信息精准。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部门包帮干部严格按照脱贫攻坚百日会战部署要求,驻村开展工作,逐村逐户对贫困户信息进行再摸底再回头望,发现错误、漏洞立即整改,确保扶贫信息精准无误;将扶贫信息与镇村制定的工作台帐、结对帮扶明白卡、扶贫手册再次进行核对检查,确保资料完善到位;及时跟踪掌握贫困户自身发展建设情况,以镇村干部的信息记录和走访日志为基础,将每位贫困户脱贫进度记录在案、绘制成册,一户一档,形成动态化、常规化管理。
利用现有优势资源发展产业保增收。一是对全村荒芜的1000余亩茶园实施改造,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企业主承包茶园400亩,带动农户改造150亩。建成一个小型茶叶加工厂,方便贫困户就近务工。二是通过包建单位引进粮油加工企业,发展富硒双低油菜1000余亩,由企业负责回收销售,实现亩产值1000元以上。
借助易地搬迁政策全力改变村容村貌。该村对要搬迁的87户贫困户从规划、征地等前期工作一步到位,依照年度任务分步实施。2016年脱贫12户,已全部解决住房问题,6户规划交钥匙工程已开工建设,5户自建房二层主体已完工,1户进城购房合同已签订。(李红梅)
投稿信箱:pltpgj001@sina.com
安康广播:674591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