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提示★
○社区工厂快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贡森高度肯定“社区+工厂”平利模式
○县委常委陈俊指导药妇沟社区工厂建设布局
○大贵镇社区企业成就搬迁户就业梦
★社区工厂快讯★
9月7日下午,县委书记郑小东在正阳镇暗访脱贫攻坚工作时,实地视察了正阳镇嘉宏手套加工厂,强调要认真落实县上“十个一批”脱贫措施,结合社区工厂等途径,拓展增收渠道,带动脱贫致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贡森高度肯定
“社区+工厂”平利模式
8月26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贡森一行在县长陈伦富、副县长陈永乐陪同下调研公车改革和办公用房清理工作时,实地调研了药妇沟社区工厂。
调研组对“社区+工厂”平利模式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这种模式可以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政府有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多赢”目标,并表示将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挖掘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后劲,助力做大做强。(社区工厂办)
县委常委陈俊指导药妇沟社区工厂建设布局
为将药妇沟社区建设成为全县社区工厂的示范区,县委常委陈俊主持召开人社、财政、经贸、扶贫、城关镇及社区工厂办负责人参加的现场办公会,研究推进社区工厂建设布局工作。
在实地察看社区工厂的生产经营情况后,现场对厂房布局进行了规划调整。会上,听取了社区工厂办、各包抓单位和城关镇有关工作汇报,研究新一轮发展的思路举措。
会议强调,各包抓部门、城关镇要增强“药妇沟社区工厂示范区”建设的紧迫性,按照“高点起步,整体推进”的思路,科学布局,规划发展,盘活盘优现有社区工厂,培植新生力量,加快企业入驻社区,扩大社区工厂生产规模,提高标准化管理水平,带动更多群众就近就业和增收脱贫。(白福平)
大贵镇社区工厂成就搬迁户就业梦
下楼即可上班,下班即可上楼回家照顾老人孩子、干家务,对地处偏远的平利县大贵镇村民来说,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但随着集镇安置区建成,该镇坚持抓大不放小原则,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入各类对生态环境危害小的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落户后,这些都变成了现实。
“两三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那时我跟老公常年在外打工,孩子扔给家里老人带,为攒点钱,我们每年只回家一次,虽说月收入比社区企业高,但除房租、来回路费等成本后,一年到头也挣不来几个钱,现在好了,我们用自己积蓄在这儿买了房,政府给我们补贴5万元,天天可以和家人一起生活,上班地方就在自家楼下,每月挣的钱补贴家用后还有剩余。”老家住广兴寨村的李继芳从社区工厂下班后指着眼前社区创业一条街说。
在该镇,像李继芳这样家住集镇安置区,又在附近社区工厂上班的居民还有很多,他们白天上班8小时后,即可回家操持家务,陪伴老人孩子,每月还能拿2000多的工资,既赚了钱又顾了家。
近年来,该镇充分利用陕南移民搬迁政策,先后建成集镇安置区一期、二期、三期和2个农村社区安置工程,共搬迁安置群众600余户2000多人,为让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该镇先后引进3家社区加工厂,让搬迁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增收。(师益奎)
投稿信箱:plsqgc@163.com 在线投稿QQ:453783859
| 责任编辑: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