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县脱贫攻坚简报2016年第21期

信息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9-09 16:45 【 字体:

★本期提示★

 

我县金融扶贫精准发力

县开展“苦干脱贫光荣户”评选活动

大贵镇开启脱贫攻坚冲刺模式确保“首战告捷”

西河镇牢牢立足“四基点掀起脱贫新高潮

简讯

  民政局脱贫攻坚从解决饮水难入手

  住建局:捐资50万元点亮脱贫村路灯

  公安局:捐赠200吨水泥加快包抓贫困村旧房改造工程

  

  

我县金融扶贫精准发力

  我县抢抓我市政策性金融扶贫实验示范区建设机遇,用活金融政策,精准发力对接贫困村需要和贫困户需求,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资金保障。

  我县被确定为全国“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县的,积极探索将土地经营权、长效产业园、林权、农村房产、大型农机具“五大产权”作为有效担保物,有效破解产业大户融资难题。目前,我县累计发放“两权”抵押贷款2835户6.2亿元。

  我县出台“5321”政策解决贫困群众特殊困难。县政府和农商银行各出资500万元,建立风险补偿基金,按照1:10的比例撬动银行贷款1亿元,重点对发展产业和搬迁建房的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下、3年以内,免担保、免抵押,财政全额贴息的贷款。现已发放贫困贷款1937笔9549万元。同时推出“精准扶贫贷”、“全民创业产业贷”、“万众创新小微贷”三个专项产品,支持贫困户、搬迁户、社区工厂最高可贷200万元,实行两年全额贴息。现累计投放贴息贷款94笔5409万元,贴息280余万元。

  我县积极探索财政资金量化配股金融扶贫新模式。借鉴省供销社产业精准扶贫经验,在长安镇双杨村开展产业扶贫资金配股扶持贫困户试点。拿出100万元配股量化给贫困户,按每带动1个贫困人口配股1万元的标准,投向成长性好的龙头企业,每年11月底前按配股额度给贫困户保底分红5%,经营性利润二次分红不低于2%。在落实配股分红外,实施主体龙头企业必须通过资源流转、代养(种)回购、协议用工等途径至少落实一种带动方式,确保配股贫困户按期脱贫。(熊荣军)

 

县开展“苦干脱贫光荣户”评选活动

 

确保全县2016年4128户、11944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如期脱贫,充分激发贫困户自我发展内生动力,鼓励脱贫户自力更生增收致富,我在全县范围开展“苦干脱贫光荣户”评选活动。

评选活动从9月上旬开始,评选对象为在册建档立卡贫困户中2016年计划脱贫户要求通过宣传发动引导贫困户树立“苦等苦熬无出路、苦干实干能致富”的意识;结合脱贫攻坚“百日会战”,要求各驻村工作队、包帮干部深入贫困户用真感情、真行动帮助贫困户找出路,督促贫困户干起来,确保通过自力更生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达到脱贫退出标准。随后按照贫困户主动申请、驻村工作队及包帮干部初验、村民代表大会审核、张榜公示等程序后,报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备案。评选出“苦干脱贫光荣户”,由各镇逐村召开表彰大会,进行公开授牌,并按照3人以下每户奖励800元,4人以上每户奖励1000元的标准予以一次性现金奖励。(樊星)

大贵镇开启脱贫攻坚冲刺模式确保“首战告捷”

 

自全县脱贫攻坚百日会战动员会议召开以来,大贵镇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工作重心和第一民生工程,紧盯2016年度两个计划脱贫村,以决战的姿态开启脱贫攻坚冲刺模式。

换思路,找出路。长久以来,受的自然环境影响,大贵镇土地贫瘠,交通滞后,群众既穷怕了,又穷习惯了。在脱贫攻坚工作推动下,在各级下派驻村第一书记带动下,各村明晰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定制脱贫发展规划,做到一村一规划、一户一对策”,积极探索致富新思路。

挖优势,显特色。大贵镇将深挖资源优势,突出地方特色”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方法,把当地资源作为各贫困村发展致富的聚宝盆”,依靠资源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后湾村依托柑橘产业园和区域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柑橘产业基地、农家乐、垂钓休闲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有力推手。

强合作,谋共赢。为充分发挥支部书记领头羊和能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大贵镇采取村委会+合作社+贫困户的合作发展模式,积极打造村企合作共赢局面。在广兴寨村支部书孙自平的引导下,广兴寨村的种羊繁育基地带动了一大批百姓走上致富路。半边街村实用菌产业大户王占平发展食用菌30余亩,带动周边贫困户1030余人共同致富。

重产业,善造血。大贵镇充分利用产业发展的造血功能,努力实现从输血造血的可持续发展,增强脱贫后巩固脱贫成果的后劲。截至目前,大贵镇2016年重点脱贫村已建成4个产业基地,成为完成脱贫摘帽任务的重点保障。(计香)

 

 西河镇牢牢立足“四基点掀起脱贫新高潮

 

    “百日会战”的关键时期,西河镇奋力克难、全力攻坚,牢牢立足“四基点”,掀起脱贫新高潮。

走村入户,检测信息“失准点”。该镇以近期下发的《关于扎实做好2016年脱贫攻坚百日会战工作的通知》为指导方向,以县督导组督查中发现的问题为工作重点,召开“百日会战”紧急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责任、施加压力。实现联村领导,包户镇、村干部“三级联动”,发扬“马上就办”和“踏破铁鞋”的实干精神,放弃周末休假,开展“攻坚紧急行动”。以家庭人口、致贫原因、收入情况、生产生活条件、地搬迁需求等五方面信息为核对重点,进一步检测所掌握贫困户信息中的失准点、遗漏点和变化点,及时修改“一户一档”档案资料,把基础信息收集工作钉到点上、做到详实、达到精准。

普遍调查,找出工作“改进点”。该镇以贫困户满意度为依据,督促联村包户干部通过自己查、领导点、群众评三种方式找出各自在扶贫工作上的不足和疏漏,以问题为导向,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如存在入户少、缺位等问题的,以“一月一次”为标准走村入户,每次入户都要进行“扶贫手册”日志登记;存在政策传达不到位问题的,要加强政策学习和培训,把政策文件以文档、照片形式保存在手机里,形成“移动政策库”,方便实时向农户传达。同时,镇纪委加强考核监督,把扶贫工作和年终评优相挂钩,促进干部积极履职,改进工作。

政策指导,盯紧脱贫“关键点”。干部“摸得准”、“拎的清”,才能把政策用得好、传达到位,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该镇多次组织脱贫政策专题培训,以村三委、镇驻村干部为重点对象,及时向其传达各项脱贫政策,帮助其把准脱贫方向,盯紧产业扶持、移民搬迁、房屋改造、劳务创业等十项脱贫“关键点”,找到发力点、进行深谋划,瞄准脱贫靶心,切实解决问题。

互学互促,明晰工作“特色点”。该镇今年以东坝村和段家河村为脱贫重点村,两村驻村干部和村委班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皆是各显神通、各具特色。东坝村大力改进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成立五丰养猪专业合作社、积极发展食用菌种植项目,以企业帮扶、大户带动,实现贫困户脱贫。段家河村加强“大樱桃”种植经传授、大力发展猕猴桃种植业、实现“订单农业”、加紧完成安置点规划建设,以专家指导、产业发展、“交钥匙”安居带动脱贫致富。两个重点村,各有特色,“村三委”成员和联村干部经常交流沟通,互相学习脱贫致富的先进经验,结合实际,互学互促,找到适合村情的脱贫路子,力争在今年底高质量完成脱贫任务。(汪洋)

 

简讯

 

民政局脱贫攻坚从解决饮水难入手  这几天,八里关村村民们奔走相告一件喜事——困扰多年的饮用水问题终于解决了!

“人畜饮水是个大难题!”这是民政局脱贫攻坚工作队在调研时六组村民反映的第一个问题。八里关村位于县城东南16公里,山大人稀,交通不便,由于建设资金不足,供水设施不完善,长年处于“下雨成灾、无雨大旱”的艰难状况,多年来,饮水问题严重困扰着村民的正常生产生活。

针对这一问题,县民政局筹集资金4万元,并积极与水利局协调解决水管道等一批工程材料新建蓄水池2个、拦沟堤1处、铺设水管道4500米。目前,八里关村人畜饮水项目已全面完工并于8月底投入使用,有效地解决了29户116名村民饮水难的问题。(何娟 王慧)

 

住建局捐资50万元点亮脱贫村路灯  八仙镇龙门村是县住建局包抓脱贫攻坚村驻村工作队深入调查村情实际、收集整理大多数群众意见建议过程中,决定为该村实施亮化工程。该局筹集资金近50万元,通过项目立项、规划设计、政府采购程序,历经两个月施工,对岚镇路沿线5500米村组路和联户路一次性安装太阳能路灯112盏,于8月下旬正式投入使用。该项目的实施,使该村6个村民小组500多户1700余人直接受益,深受当地政府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余安民 陈睿

 

公安局:捐赠200吨水泥加快包抓贫困村旧房改造工程

兴隆镇马鞍桥村是县公安局包抓贫困村。据了解,该村2016年确定的脱贫户中有20余户涉及到旧房改造,由于资金困难,旧房改造工作进展缓慢。得知这一情况后,县公安局积极协调相关单位,为该村旧房改造贫困户落实200余吨水泥,缓解了脱贫户资金周转困难,解决了旧房改造工程迟缓的难题,确保贫困群众早日搬进新居。

| 责任编辑:杨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