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提示★
○县委书记郑小东脱贫攻坚手记
----《当代陕西》第七期
○西河镇“精准”促就业
○兴隆镇发展劳务经济促贫困户脱贫致富
○工作动态
农商银行:在正阳河村开展扶贫助学活动
县直机关工委:开展贫困儿童走访慰问活动
县委书记郑小东脱贫攻坚手记
(《当代陕西》第七期)
我来平利工作已6年,真切地见证了这个美丽山区的贫困现状,尤其是在全国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平利4.57万贫困群众成了我心头的巨石,如何让平利在这场战役中不拖腿掉队,如何加快全县脱贫攻坚步伐?我以包抓的贫困村切入,解剖麻雀。
去年8月,我第一次来到双杨村,这是一个偏远而贫困的村,全村有贫困户248户654人。
我先走访李金丛家,老李56岁,家有5口人,现在靠种绞股蓝维持生计。现在每亩地一年能挣两三千块钱。我问他为啥不多种点,他说租地资金不足,又害怕欠账。我建议他先申请点小额贴息贷款,好好发展绞股蓝。随行的镇党委书记魏传伟介绍说,村里像这样的贫困户还有55户,有的缺少资金,有的没有一技之长,不敢轻易铺开干。村上正统计数字,想组织他们参加技能培训,帮助申请5万元的贴息贷款,扶持他们发展种、养殖项目。我嘱咐魏传伟,像这一类贫困户,不仅要帮资金、帮技术,还要从思想上引导他们,让他们了解更多的政策和信息,比方说动员他们流转土地,走适度规模化经营之路。
来到吴昌松家昏暗的土坯房里,见到他的老母亲,还有两个上学的孩子。屋里空荡荡的,全家人的生活都靠他一人支撑。我填写了干部帮扶结对明白卡,告诉他有困难就给我打电话,我与他商定搞养殖:先让门前四周圈起来,我再给他提供土鸡苗,现在土鸡市场行情好,养土鸡效益还是可观的。
和吴昌松比起来,骆照成家更穷。老两口年过半百,妻子身体残疾无法打工,家里几乎没有来钱路。我叮嘱随行的村委会主任,村上有需要用工的地方,要优先考虑他们,要想办法解决他们的生活来源。
走访完,我心里着实不是滋味,农村真的很穷,农民真的很苦,如果不下功夫去改变,哪里还有底气说建全面小康?
今年元月,借着春节前慰问,我又来到村上看望了几家特困户。外出务工的回家了,村上热闹了许多,有的聚起打麻将,有的闲逛。看到我们给特困户发放米、面、油和慰问金,就有村民围上来,情绪激动地质问为啥要取其低保。听着村干部讲解相关政策,看着他们疑惑的眼神,我就在想,这几年低保、五保等惠民政策多,也着实解决了部分贫困户的燃眉之急,但同时又滋长了一些村民的“等靠要”思想,甚至还有的群众索性只想着争取国家救济。要让这部分人脱贫,先要解决思想问题。
随即,我在村委会活动室召开了座谈会。村支书是本村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屈孝余,村主任是县财政局退二线科级干部胡奎。为了检验新官的“火力”,我要求他们尽快制定村上的发展规划和个贫困户的精准脱贫计划,以发展特色产业带动更多群众致富,最主要的是要让村民转变观念,消除等靠要依赖思想,增强脱贫信心。同时要求镇、村党员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着真情、责任干事履职做奉献。
改变双杨村,我内心挂念与日俱增。今年3月,我在中央党校研修班学习,多次打电话给镇村干部,了解情况。听说新班子给村道安装了路灯,新建了两座桥,完成了30户100余人的电网改造,尤其是还动员了一批外出创业人员返乡,新发展了一些茶叶、绞股蓝、林麝、核桃等产业大户,这让我由衷欣慰!
5月学习结束,回到县上第二天,我就迫不及待地去了村上。汽车行驶在弯曲的村路上,两旁的撂荒田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畦畦碧绿的绞股蓝,不时有老人、妇女在埋头采摘鲜叶。明显感到双杨村变样了,人变忙了。
进村了解到,外出创业的村民胡仁怀,今年回乡流转3000余亩山地,新修盘山路、开垦撂荒地、栽种核桃苗,每天用工达50余人。
村民龙云宝回村流转了1500余亩坡地,投资300余万元种植名贵中药材,现在每天有20余人务工。
还有80后青年龙方正,听说县上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就在家门前流转了5亩水田干起龙虾养殖。
村干部说,像这样外出务工返乡发展产业的有14家。这让过去一文不值的土地变成了聚宝盆。贫困户黄朝和家的10亩撂荒土地,现流转给企业种药材,一下子就收入7500元。示范效应让激发保守的群众变成了急先锋。村里的贫困户也不甘落后,鲍德明、胡霞等7户贫困户,各自种了5亩魔芋;李金丛、谢复伦等6户贫困户,各自种了5亩绞股蓝;吴昌松、骆照成不仅购回了猪仔、鸡苗,还种了两亩魔芋,大家都在找事做、找钱挣。这也让过去闲置的劳动力变成了香饽饽。村民在产业大户就近打工,现在村里的几家企业仅提供固定岗位就30余个,零工岗位更多,若遇用工高峰期,每天用工达200余人,村民每天不出村就可挣80至100元。
贫困山区的脱贫致富就是要立足生态资源,走特色产业之路。双杨村的变化,更加坚定了我的想法。我肯定了村上动员返乡人员创业带动群众增收脱贫的做法,并对随行的部门负责人说,要坚定产业发展与脱贫致富相结合的思路,加大各项政策支持力度,扶持资金要向能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的企业倾斜,多为企业排忧解难,让企业做大做强,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给贫困户带来稳定收入。
双杨村的脱贫在全县有一定的代表性,总结其共性特点,让我深受启示:
打赢脱贫攻坚战,扶心扶志是关键。扶贫先扶志,致富当治心。近年来,在各部门的帮扶下,一大批贫困户用自己的双手实现了小康。但有些贫困村、贫困户之所以多年来帮而不富、扶而不强,主要原因还是缺乏脱贫致富的志向和勇气,缺乏踏实苦干的精神。因此,在脱贫攻坚战中,我们的包帮干部要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对贫困群众加强农村政策宣传教育,加强农村精神文化建设,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思富、盼富,激活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变“帮我富”为“我要富”,实现勤劳致富。
打赢脱贫攻坚战,发展产业是核心。发展产业,是实现造血式扶贫的重要抓手,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脱贫问题。平利是山区农业大县,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巴山药乡”、“生物基因库”、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给发展绿色产业带来了绝佳优势,绿茶、绞股蓝、富硒粮油、中药材、特色生态养殖都是很好的发展路子,我们在扶贫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精准选择一批适合发展的生态产业,培育能人大户,打造产业品牌,积极推行“支部+合作社+产业大户+贫困户”、“社区+家庭手工业+贫困户”等模式,带动一批具有发展条件的贫困户实现自主发展,解决一批没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实现就近就业,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实现稳定致富。
打赢脱贫攻坚战,党员干部带头是保障。当前,脱贫攻坚要“啃硬骨头”,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尤其需要党员干部起示范带头作用。主要领导要带头沉下身,用心、用情、用力落实好精准扶贫任务,以上率下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帮扶干部要了解掌握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因户施策、对症下药,精准制定规划,实现帮扶致富。
通过在双杨村的包抓,让我对全县的脱贫攻坚有了新的思考。我坚信,只要我们下大气力破解阻碍农村发展难题,用心帮助群众找准增收之道,人民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富裕、越来越美好!
西河镇“精准”促就业
年初以来,西河镇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民生工程的头等大事来抓,以“精准”为方针,从入户摸底、宣传动员、畅通渠道、落实政策等方面有力的促进就业、改善民生。
入户摸清底子。该镇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资源摸底调查工作,准确掌握了该镇劳动力状况,仔细分析了劳动力资源结构。对镇属10个村失业人员的具体情况进行了统计,按照性别、年龄、专业技术、求职意向等分门别类建档立卡,为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做好初步工作。
培训找对路子。根据对全镇失业人员的摸底统计情况,该镇有针对性的开展了技能培训,现已开展3次培训活动,培训了128人次,通过培训强化了就业者的专业技能,完善了知识结构,并为其就业指明了方向,提高了就业几率。该镇截至目前劳务输出总数为2756人次,组织输出1500人。
就业搭好台子。以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为工作重点,完善平台就业指导服务功能,同时利用电子滚动屏,及时发布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以及岗位资源等方面的各项扶持政策。加大岗位开发力度,继续支持我镇福臻桑茶厂、雪天冷饮厂和三秦电子厂等社区工厂的建设,不断引入新商业工厂入驻我镇,为我镇居民开辟更多的岗位,着力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汪洋)
兴隆镇发展劳务经济促贫困户脱贫致富
7月14日,平利县2016年第二轮次劳务脱贫及社区工厂招聘会在兴隆镇冠汝社区拉开帷幕,全天签订就业意向协议170余份,预计可实现劳务输出120余人。
今年以来,兴隆镇立足镇内劳动力资源丰富优势,积极创造条件,打造服务平台,把引导劳务输出作为实现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为促进贫困户脱贫增收打下基础。一是以陕南移民搬迁为契机,依托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采取引进企业和发展本地能人大户相结合,发展劳动密集型和就业主导型产业,大力兴办社区工厂。今年先后引进和发展社区电子工厂1家,社区手套加工厂1家,社区茶饮加工厂2家 (1家正在建设),25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促进群众增收致富。二是搭建服务平台,扩展劳务输出。充分利用各种渠道,掌握本镇境内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收入等情况,建立外出务工人员信息库,加强与市县劳动部门的衔接,鼓励和引导务工人员有序外出务工,稳定增收水平。同时以村为单位,有针对性加大外出务工人员技能培训,力促每名贫困群众都能掌握1-2门致富技能,提升务工者劳动技能。(胡后兵)
★工作动态★
平利农商银行:在正阳河村开展扶贫助学活动 7月17日,平利农商银行董事长陈平带领本行脱贫攻坚工作队深入正阳河村开展扶贫助学活动,同时对包扶的32户贫困户进行入户再回访、包扶责任再落实。
此次扶贫助学活动,由村委会推荐资助对象,平利农商银行和镇政府联合审核,公开公正的对正阳河村3名贫困学生分别给予2000元的临时资助,同时对3名建档立卡在册贫困户学生签订资助协议。受资助的3名学生在高中期间,每人每年将得到3000元的资助;就读大学期间,每人每年将得到5000元的资助;对于专业对口,表现优秀的大学毕业生本行将优先推荐各类招考工作。
助学活动结束后工作队还分组深入到32户贫困户家中进行回访踏查,认真核实脱贫规划进展情况,并积极宣传脱贫帮扶政策,鼓励贫困户抓住脱贫政策机遇,尽早脱贫致富。(彭军 潘登)
县直机关工委:携手安康援少会走进正阳镇开展贫困儿童走访慰问活动 为进一步推进“脱贫攻坚”活动的深入开展,7月13日,县直机关工委携手安康援少会平利分会到正阳镇开展贫困、留守儿童走访慰问活动。此次走访共涉及八仙村、周家坪村、南溪河村、正阳河村及龙洞河五个村,机关工委全体干部及援少会成员先后走进8名贫困、留守儿童的家里,采集孩子们的相关信息。每到一户都与孩子们进行亲切交流,详细了解他们的学习、健康状况、家庭情况及面临的困难,并给孩子们带去了精心准备的爱心礼物,让这些孩子缺少父母的陪伴也能感觉到家庭般的温暖。
| 责任编辑:万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