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画家——甘棠

信息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5-30 08:33 【 字体:

甘棠(1842-1924),原名甘大霖,号醉霞,生于砖坪厅(今岚皋)贫苦农民家庭,读过两年私塾。9岁丧母,迁住平利洛河。他天资聪敏,勤学肯钻。15岁学泥水匠,后又拜师学画,常用树枝在地上练习,进步很快。清光绪初年,在洛河为翰林学士李联芳修建祠堂;竣工后,见白墙上有些渍印,他灵机一动,就渍印画一青龙,被李联芳称为“神笔”。从此,甘棠绘画出名。在兴安、西安等地以卖画为生。初到西安时画一园竹,挂在南院门上,引得天上飞鸟竞相栖落竹枝,竟把画纸抓破。1884年,陕西巡抚鹿传霖请甘棠画像,画成后,鹿高兴地说:“比照像还清晰逼真!”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逃到西安避难。鹿传霖召甘棠为西安行宫作画。甘棠饱蘸墨水,挥舞画笔,不到一天,画成一幅葡萄架。细观其景,立竿如笔直,枯藤似蛟龙;绿叶层层,疏密相间,串串葡萄,嫩绿熟紫,晶莹透亮,伸手可及;更奇妙的是几只偷吃葡萄的老鼠,有的瞪着警惕的眼睛,有的竖起机灵的耳朵,俨似稍有响动即可逃遁。慈禧见后,叹为“神品”。八国联军退出北京后,慈禧调他进京参加紫光阁绘画,名扬京师。甘棠擅长浓墨画人物、花草、山水,至今县文化馆和民间还保存不少珍品墨迹。1924年,在北京病逝,享年82岁。

| 责任编辑:杨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