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故里看命脉----平利县人大常委会开展土地管理法执法检查

信息来源: 作者:文成 发布时间:2014-04-08 17:24 【 字体:

土地是人民赖以生存的载体,关乎群众利益,深系国之命脉。为应对土地资源日趋紧张的严峻形势,平利县人大常委会于近日成立执法检查组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贯彻落实情况开展专项检查,为女娲故里平利的土地问题出诊开方。

倾听民声,聚焦热点选题

“建房手续迟迟办不下来, 房价上涨过快,企业投资项目找不到合适的建设用地……”,近年来,农民耕种、退耕还林、招商引资、移民搬迁、房地产等多个领域都存在“土地”这样一个共同的关键词,土地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改善群众生活的绊脚石。推进土地规范化管理,促进土地资源合理高效利用也成为平利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人大代表们的普遍呼声。

平利县地处陕南秦巴山区,有耕地面积39.4万亩,山地多,平地少,土地资源利用十分有限。为不断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保障全县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县人大常委会在广泛征求民意的基础上,将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执法检查确定为2014年的一项重要监督议题。



找准重点,深入现场问诊

土地问题数量多、波及面广,为找准症结所在,4月上旬,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人大代表成立两个执法检查组,由常委会副主任罗时群、王隆进带队,分别深入城关、长安、老县、大贵、洛河、广佛等镇,以资料查阅和实地察看等方式,详细了解了全县《土地管理法》宣传教育情况,耕地、基本农田保护情况,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实施情况,土地复垦整理项目和土地占补平衡情况,工农业企业用地供应、土地开发情况,建设用地审批管理措施情况及土地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一户多宅现象违背了移民搬迁政策要求,既浪费土地资源,又导致行政审批效率低下,丞待解决”,罗时群在莲花台移民搬迁安置点说道。检查组了解到,土地供求矛盾、土地管理执法难、管理力量薄弱、极个别群众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是当前土地法贯彻落实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病症。


坚守成效,为病症开良方

 在民主法治建设进程加快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多年来,平利县高度重视《土地管理法》的贯彻实施,通过严格落实土管责任,深入广泛宣传土管法,科学规划土地用途,严把土地审批关,切实坚守住了耕地红线,减少了对土地资源性消耗,促进了陕南移民搬迁、重点项目建设等工作,保障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赢得了群众普遍认可。

成效虽然明显,问题不容忽视。针对检查出来的问题,执法检查组建议,各级政府及土地管理部门一要拓宽载体,丰富形式,深入宣传土地管理法,不断提升广大干群法律意识;二要围绕全县一城十镇百村三十个社区的城镇化建设总体规划,将土地利用规划与旅游、陕南移民搬迁、工业发展等规划高效对接,促进全县各项事业统筹协调发展;三要加大土地执法监管力度,建立国土部门与当地政府、公、检、法等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四要通过招考招录、教育培训等措施优化土管队伍人员配置,提升土管系统整体服务能力;五要突出阳光、简化原则,提高用地审批行政效率;六要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县域实际,建立健全土地利用管理具体办法,进一步推进平利土地利用管理科学化、长效化。

|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