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至11日,我县召开2015年避灾扶贫搬迁安置工作推进会,对搬迁安置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再度安排部署,推动落实。
县长陈伦富、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时群、副县长吴大林、县政协副主席哈宏斌出席会议;各镇镇长、分管镇长、搬迁办主任,县直相关部门分管领导和县扶贫局全体干部参加会议。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兆江主持会议。
会议组织参观了城关、长安、老县、大贵、洛河、广佛、兴隆7个镇的10个移民搬迁现场,听取了扶贫局对各镇避灾扶贫搬迁工作情况的点评和城关、大贵、兴隆三个镇的交流发言。
县长陈伦富深入分析了当前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形势,并就抓好工作推进落实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认识要深化。移民搬迁使我县城乡面貌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成为助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群众受益匪浅,成绩有目共睹。但从新一轮摸底统计的情况看,全县需要搬迁的户还很多,这既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任务,更是我们贫困落后地区难得的发展机遇,全县各级各部门务必在认识上再深化、思想上更重视,充分把握住这一最大的历史机遇和民生工程,把移民搬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二是施策要精准。避灾扶贫搬迁政策性很强,配套工作很多,牵涉到审定对象、用地、房建、基础设施配套等方方面面。各镇、各部门在实施这项工程时一定要做到在搬迁对象、落实政策、设施配套等方面精准施策,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精准安排配套项目,把各安置社区最当紧的基础设施建设好,分期分批完善社区功能,切不可贪大求洋,盲目铺摊子。三是工作要提升。今年,省上把我县作为陕南三市移民搬迁工作综合试点县之一,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更细的要求。我们要结合工作实践,高点起步,勇于创新,进一步提升建设规划水平、社区管理水平和创业就业水平,走出一条具有平利特色的新路子。四是责任要夯实。实施移民搬迁,要进一步夯实各镇主体责任和部门联动责任,落实好政策监管责任,把避灾扶贫搬迁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重大的民生工程办好办实。
副县长吴大林从如何看待过去几年工作、干好2015年工作、保证搬迁任务全面完成三个层面,对当前和今后的搬迁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吴大林强调,各镇、相关部门要认真分析形势,强化措施,一定要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敢为人先的精神,进一步规范搬迁程序,严格执行搬迁政策,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我县移民搬迁的质量和水平。一要精准搬迁群众。要摸清底子,把应搬迁户、贫困群众等方面的真实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严格按照省政府规定的五种类型、六种范围进行对象审核,对地质灾害危险户、洪涝灾害威胁户和危困户、特困户要优先实施搬迁,只要底子摸实了,政策宣传到位了,搬迁安置就不是问题。同时,各镇安置点的选址和布局,要充分考虑当地条件和产业支撑能力,尽量靠近城镇、产业园区和中心村,结合实际,高起点科学规划,大手笔开发建设,数量能少则少、规模宜大则大,坚持以户定迁、以人定建,确保入住率,防止空置房现象。二要精细管理项目。搬迁项目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镇、相关部门要严格建设管理、标准管理、价格管理和补助管理,确保搬迁管理水平得以不断提升。三要精确有业安置。移民搬迁最终能否成功,关键在稳得住能致富上。把群众搬出来,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把解决搬迁群众就业增收作为重点,坚持一手抓搬迁安置,一手抓产业培育。四要精心抓好配套。要全面完成2011-2013年基础配套,加快落实2014年基础配套,同步规划2015年基础配套建设项目,要根据各安置点建设进度和资金控制指标,统筹安排实施,确保搬迁户能按时正常入住生活。五要精致管理社区。社区不仅要建好,更要管好。要结合镇村综合改革,对所有社区依据建设规模和实际状况,按照“新设、归并、挂靠”三种类型要求,成立社区党组织,落实社区办公场所、服务人员和工作经费,确保社区管理工作正常开展。加大社区群众的权益保障和服务工作,围绕“原籍林地、现籍房人”,对搬迁群众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社区党团组织、社会组织的作用,同时要探索物业管理,积极推行物业市场化服务管理方式,保障社区正常运转和设施的有效维护。
| 责任编辑:万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