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认为:近年来,随着县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作为优先发展的教育事业突飞猛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办学条件根本改善,推进持续发展的人才支撑优势逐步彰显。但是,新发展带来新问题,随着中小学布局调整步伐的加快,广大学生在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出现了学生上学半径增大,越来越多的农村中小学生、幼儿搭乘各种交通工具上下学的现象。据统计,我县在校学生28700人,平时需乘车上下学学生2673人,星期五下午需乘车回家学生8038人。这是一个朝气蓬勃的群体,他们是平利的希望和未来,在他们的背后是一个个其乐融融的家庭和众多亲朋好友,所以,接送学生车辆安全管理不单纯是教育安全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社会问题,是一项事关社会和谐和长远发展的民生工程、奠基工程,我们要以对社会、对下一代高度负责的精神把这项工作抓实抓细抓好。
会议要求:各镇、各相关部门要综合治理,全面夯实接送学生车辆安全监管措施。一是明确职责,理顺体制。教育局负责指导、监督学校建立健全校车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校车安全管理责任,建立接送学生车辆管理台账,组织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各镇负责完善校园周边和学生上下车地点道路的交通安全设施;交警部门负责审查驾驶人资格及编号管理、核发接送学生车辆统一标牌,依法整治非法营运和接送学生车辆违反道路交通管理行为;交通运输部门负责接送线路的维护保养、隐患整改及接送学生车辆的“户籍”化管理;安监部门负责督促相关部门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学校负责乘车学生的组织管理、安全教育,护导学生安全乘车;宣传部门负责加强对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二是完善制度,规范管理。首先是严格准入制度。凡是接送学生的车辆和驾驶员,必须达到《接送学生车辆安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要求,在数据库中有“户籍”和“编号”,且限于指定线路接送学生。其次是健全检查制度。由安监局牵头,成立由安监、交警、交通、教育、运管等部门人员为成员的接送学生车辆安全整治工作小组,定期对接送学生车辆安全状况、驾驶人员资质、车辆运行路线、车辆统一标识、保养维护情况等进行检查;镇政府明确专人对接送学生车辆每周进行督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到位;交警部门周五、周日放学高峰等重点时段、重点路段定点检查,严厉打击未纳入监管车辆接送学生。再次是责任追究制度。县政府与相关职能部门分别签订责任状,学校、交警队、家长要与各车主签订安全承诺书,有校车的幼儿园要与车主签订安全责任书,严格按照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夯实责任,对因安全监管工作不力、措施不落实、安全隐患消除不及时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三是源头治理,杜绝隐患。由安监局、教体局牵头,相关部门参与,开学前在全县集中开展一次接送学生车辆专项整治。公安局、交警大队整合力量,采用定点检查与巡逻管控相结合,严查无证车、无牌车、拼装车、报废车、三轮车等不符合道路安全的交通运输工具,坚决打击和取缔未纳入监管的非法接送学生车辆。教体局、交警队对幼儿园接送学生车辆及驾驶员资质进行审核,依法规范或清理;由公路段负责省道、农管局负责县乡道路、镇村负责村道,对接送学生车辆行驶线路中的跨方、侧滑、短板等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配套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一时难以到位的,要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各镇落实学校周边接送学生车辆停车场地,对学生进出学校的主要通道开展综合治理和配套建设,集中整治影响道路安全通行的摊点和违章建筑,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县交警大队设立非法营运和接送学生车辆超员举报有奖制度,公布举报电话,对举报情况经查属实的,对举报人给予奖励,对违法者从严查处;四是强化教育,群策群防。教育部门和各中小学、幼儿园要把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日常教育范畴,明确教育内容和教学目标,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主动抵制乘座违规车辆和超员超速等交通违法行为。交警部门定期对接送学生车辆驾驶员进行教育,增强其安全意识。各镇和各相关部门要通过悬挂标语、宣传车巡回宣讲、发放宣传单、召开群众会的有效形式,广泛宣传接送学生车辆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管理措施,倡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接送学生车辆安全优先、乘车高峰期学生优先的良好风尚,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接送学生车辆安全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五是试点总结,全县推广。为了使接送学生车辆安全管理工作切合我县实际,易于操作,最有效的方法是抓典型,推模式。经征询各方意见,县政府决定在基础较好的广佛中学和老县中学试点,总结完善成熟的管理模式和制度,向全县推广。
会议强调:接送学生车辆管理事关学生人身安全、社会和谐稳定,是当前中省市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容不得丝毫马虎和懈怠。各级各部门要以对下一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克服困难,主动作为,全力以赴地抓好接送学生车辆安全管理工作。各镇、各学校要紧扣实际,创新管理,探索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努力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要在总结完善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宣传教育、“四定”管理、定期检查、责任追究等长效监管机制,实施常态化、规范化管理,构筑立体式、社会化的安全监管体系,确保学生上下学安全。
各镇镇长,县交通局、教体局、安监局、公安局、交警大队、运管所负责人,中学、中心小学校长参加会议。
| 责任编辑:郑武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