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 | 关于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通知 | ||
索引号 | zfgzbmzfb/2016-2349 | 公开目录: | 政府办文件 |
公开责任部门 | 县政府办公室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平政办发〔2014〕145号 | 成文日期: | 2014年12月03日 |
有效性 | 未知 | 公开日期: | 2014年12月03日 |
平利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工作部门,中省市驻平有关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意见》(陕政办发〔2013〕93号)精神,健全我县气象服务体系,增强公共气象服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现就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民群众期盼,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设施建设、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加快推进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气象管理法制化进程,使气象预测预报、公共服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和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达到全市领先、全省先进水平,为加快建设“陕南经济强县”提供有力保障。到2020年,基本建成结构完善、布局合理、功能齐备、满足需求的现代化气象服务体系,气象灾害监测率达95%,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时效提前半小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城镇公众覆盖率达98%以上。农村因气象灾害死亡人数和经济损失比“十一五”均值减少30%以上,对农业增产贡献率达到20%以上。
二、主要任务
1、调整优化观测站网建设布局。按照气象现代化业务发展要求,科学规划和调整优化观测站点布局,更新改造观测站点设施设备,提高气象观测时空分辨率和观测精度。加密布设县内南部高山区、中南部山区及气候条件复杂区域气象观测站点,加快应急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加强面向农业、林业、旅游等行业服务的专业气象观测网络建设,大力推进安平高速和主要公路干线自动气象监测站建设。
2、加强预测预报能力建设。实施数值预报应用工程建设,引进高时空分辨率的中尺度数值模式系统,建立先进的数值模式预报预测应用系统和毗邻县区联防联报工作体系,推进乡镇精细化预报系统建设,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短期气候预测能力。
3、加强气象信息网络建设。以气象基础业务通信系统和应急通信系统为基础,全面改造气象主干通信网络。建立全县统一的气象通信和信息存储、分发系统,提高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和应用能力。加强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实现大气、水文、环境、生态等方面的数据信息实时汇交、存储、共享。
4、健全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完善县、镇、村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建设覆盖镇、村的气象工作站、信息服务站,建立县级农村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中心和农村防灾减灾示范村。提高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时效性,确保提前20分钟以上发出预警信息,覆盖率达98%以上。深入推进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镇村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水平。强化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系统,雷电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建设。加强业务培训,配置必要装备,充分发挥镇村气象信息员、重点单位气象安全员的职能作用,强力推进气象信息网络建设。
5、加快推进人工增雨工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人工影响天气组织机构,建设科学合理的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系统和覆盖全县的标准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火箭站,布设地面碘化银燃烧炉。进一步完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机制,建设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移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平台、人工影响天气监测系统和人工影响天气综合业务系统,构建综合、立体、连续的气象监测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网络,推进人工影响天气规范化建设。
6、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能力。加强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为搞好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决策支撑系统工程,面向农业、水资源、能源等行业开展气候变化影响研究和评估,提高全县气候风险管理能力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立健全风能、太阳能的监测和业务服务体系,为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提供有力支撑。
7、加强基层气象台站建设。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实施基层气象台站基础建设工程,全面改善业务及工作条件,加强县级综合气象服务业务能力建设,强化镇村气象信息服务,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和水平。加强基层气象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一批气象信息员和气象协理员队伍。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各镇要将气象现代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构建和完善齐抓共管的组织指导体系、协调联系制度,细化目标任务,强化工作措施,统筹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县气象局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主动做好规划编制、组织实施等工作。县发改、国土、水利、农业、林业、文广、旅游等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共同支持气象现代化建设。
2、加大投入力度。建立稳定增长的气象事业发展财政投入机制,为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把公共气象服务纳入政府社会基本公共服务范畴,积极争取公共气象服务系统运行经费支持,确保重要公共气象服务基础设施正常运行。逐步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和单位自筹等多元化投资渠道,努力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
3、强化气象能力建设。完善防雷安全、环境气象、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安全与装备、风能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气象灾害预警与防御等领域的标准体系,推进气象管理工作和业务工作的法制化、标准化。进一步完善气象行政执法体系,提高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加强气象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为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氛围。
平利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4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