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县脱贫攻坚简报2016年第3期

信息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5-25 11:39 【 字体:

★本期提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充分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艰巨性

○我县探索“精准扶贫+”新路径

○县委政法委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我县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督查

○工作动态

○政策解读

    ----贫困对象识别“七评七不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

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充分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艰巨性

 

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解决的,全党在思想上一定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

为什么要这样说?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实现到2020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从今年起平均每年要减贫1000多万人。二是经过多年努力,容易脱贫的地区和人口已经解决得差不多了,越往后脱贫攻坚成本越高、难度越大、见效越慢。三是按照投入2万元大体解决1个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预算,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需要投入1.4亿万元,如果今年脱贫1000万人,未来5年每年平均需投入2400亿左右。四是农村新的贫困人口还会出现,不少贫困户稳定脱贫能力差,因灾、因病、因学返贫情况时有发生。第一代农民工大多进入老龄阶段,其中相当一些人因常年在外打工积劳成疾,回到家乡后社会保障不给力,生活依旧十分困难。五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一些农民因丧失工作重新陷入贫困。

总之,当前脱贫攻坚既面临一些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面临不少新情况新挑战。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所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采用常规思路和办法、按部就班推进难以完成任务,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我县探索“精准扶贫+”新路径

 

我县把创新理念融入精准扶贫思路,创新举措构筑精准扶贫长效机制,积极探索“精准扶贫+”新路径,真正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

精准扶贫干部+。精准扶贫须选对“精准干部”,依靠干部带领大家实施。我县构建县、镇、村三级脱贫攻坚作战体系,30名县级领导、500名科级领导、5000名党政企事业单位干部,下沉到全县87个贫困村,一户一策落实脱贫措施。

精准扶贫资金+。我县实行部门资金项目整合责任清单制,对今年应脱贫的15个贫困村所需项目和资金实行县镇村三级无缝对接,19个行业部门逐一签订责任书。这样整合基础设施、产业建设等项目资金1.4亿元。同时,金融普惠助力脱贫攻坚,首批中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260万元和县本级财政筹集的3000万元扶贫资金已下达到镇村,为脱贫解决资金难题。

精准扶贫产业+。我县围绕10万亩有机茶、10万亩绞股蓝、10万亩富硒粮油、10万亩中药材、10万头生态猪的“510万”五个“十万”目标,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有效帮助带动贫困户增收。据统计,全县19家涉农企业、85家合作社、300家产业大户已结对帮扶贫困户3000户。

精准扶贫社区工厂+。我县制定了“一城十镇百村百社百工厂”的城乡发展规划,先后建成移民搬迁集中安置区130个和农村社区75个,已创办各类社区工厂32家,涵盖了电子制品、耳机等配件及新型手套、棉鞋等加工项目,吸纳就业近2000余人,先后帮助1000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十三五”,我县加大力度对因需要照顾家庭而留在社区的妇女、中老年劳动力等,通过生产技术培训安排在社区工厂就地就业,实现在家门口务工赚钱促脱贫。

精准扶贫旅游+。我县精准扶贫挂钩“茶旅 ”产业链各个环节,以美丽乡村为依托,以女娲、茶文化为灵魂,发展“最美乡村游”。来我县游客只需指尖一点,不仅能尽情享受“最美乡村”平利风光,而且住哪里、游哪里,看什么、吃什么……都能随时随地查询。与此同时,我县配合美丽乡村游开办电子商务微店、淘宝网店,销售原生态农产品。平利绞股蓝、女娲茶、核桃、樱桃等一样样原生态产品,在网上打响,当地群众也因此鼓起腰包,圆致富“小康梦”。(熊荣军)

 

 

 

县委政法委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动员会后,县委政法委迅速启动、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吴代强在包联长安镇脱贫攻坚工作的同时,亲自包抓长安镇柳坝村,先后2次到村指导工作,实地调研脱贫措施,看望慰问贫困群众,指导制定脱贫规划。一是明确一名脱贫攻坚工作责任领导,选派第一书记驻村,落实每名干部包抓5户以上的脱贫攻坚责任。目前全体干部已先后4次入户,精准核查贫困信息,回头核查建档立卡。其中第一书记累计在村工作42天,了解民情,思考脱贫策略,累计走访群众60余户次,调解群众纠纷2起。二是针对村级工作量大、人员紧缺、工作经费不足的实际困难,为村上聘请一名懂电脑的工作人员,交由村上使用,先期拨付村办公经费2万元,用于购置电脑等办公设施,建设脱贫攻坚作战室。三是确定2016年全县政法工作要以解决群众热点难点问题为导向,加快补齐工作短板,为“脱贫攻坚,全面建设美丽乡村”提供法治环境保障。(县委政法委办公室)

 

我县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督查

 

 

按照我县脱贫攻坚阶段工作重点,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于4月中旬对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进行首次督查,重点督查各镇脱贫攻坚阵地建设、部门结对帮扶落实、贫困户建档立卡和行业部门脱贫计划落实情况。

督察组通过入户走访、查阅资料、听取汇报、座谈反馈等方式先后对11个镇和列入2016年脱贫计划的15个贫困村进行逐一督查。针对督查过程中发现个别镇对脱贫攻坚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专职干部配备不足、制度建设滞后、包帮人员不到位、数据报表进度不平衡以及宣传舆论氛围营造不浓等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要求各镇要从思想上进一步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尽快完善阵地建设、信息录入、建档立卡等基础工作,并迅速转入实战阶段,加快启动当年项目,落实包帮责任,抓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实。

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县扶贫局局长覃春利还先后深入到广佛镇、西河镇对今年计划脱贫的重点村和今年启动实施的交钥匙工程、集中安置点建设情况进行了逐一踏查,并现场提出指导整改意见。(曹世林)

 

★工作动态★

三阳镇尚家坝村“二三四五”扎实推进精准脱贫  三阳镇尚家坝村紧密结合村情实际,制定脱贫规划,提出了“二三四五”工作措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二”,即:建好“二支队伍”。一是建好支部班子;充分发挥支部的核心战斗堡垒作用,实现服务群众无缝对接。二是建好党员队伍;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面落实党员分类管理,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鼓励普通党员带头学习技术、带头发展产业、带头致富示范,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

“三”,即:培育“三大产业”。一是发展壮大茶饮产业,实现茶饮产业率先突破发展。二是创建市级蚕桑产业园区,通过扩改建桑园、新建养蚕工厂2个,发展年养蚕50张以上大户10户。三是创建市级魔芋产业园区,依托优势资源,大力发展林下魔芋种植。

“四”,即:实施“四化工程”。一是实施美化工程,对全村121户进行旧房改造。二是实施亮化工程,新安装路灯10盏,新建垃圾池3个。三是实施净化工程,建立“户收集、村转运、镇处理”的长效保洁机制。四是实施绿化工程,重点做好村道沿线、居民门前院落以及村级活动场所的绿化。

“五”,即:依托“五大项目”。一是实现一批搬迁脱贫项目,全面消除危房户、无房户。二是完善一批基础设施项目,通过争取项目资金,新建路、桥等项目。三是配套一批公共服务项目,建成村级活动健身广场、配齐体育健身器材。四是落实社会兜底项目,做到低保、五保应保尽保。五是打造一批文化惠民项目,组织群众参与广场舞、民俗文化等活动,为脱贫攻坚工作营造良好氛围。(段全波)

 

老县镇三结合打好脱贫攻坚战  老县镇紧紧围绕“结对帮扶到村到户、产业扶持到村到户、技能培训到村到户、基础设施到村到户”的工作思路,整合协调各方力量和资源,积极探索创新扶贫方式,采取“三结合”工作法狠抓落实,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取的实效。


| 责任编辑:万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