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县科教兴农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信息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3-24 08:56 【 字体:

一、科教兴农的作用和意义。

科教兴农可以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科教兴农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农业市场化、现代化和国际化在为农业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挑战,对农村科技和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同样离不开发展农村科技教育事业,离不开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是新阶段农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促进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必须紧紧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实施科教兴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着力点和关键。

    二、 科教兴农的现状。

目前我县基本建成以政府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为主体,以农业科研单位和农业教育培训单位为依托,以农民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为补充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科教兴农体系,对农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科技兴农体系不断完善,促进了科教兴农工作的顺利进行,取得多项农业科研成果和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将一批启动快、投入少、效益高、覆盖面宽的农业科技成果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对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等方面都起到十分显著的作用。然而,受观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自身素质及经费投入等因素影响,科教兴农体系表现出对新形势的不适应,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教兴农体系亟待改革。

三、科教兴农发展目标。

针对我县科教兴农存在的主要问题,以科教兴农服务于“三农”为目标, 主要思路是:

1)、整合现有科教资源,优化科教兴农主体,将我市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与我县农技推广单位结合,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作用,促进产学研、农科教一体化,减少资源浪费,壮大整体实力,彻底改变科研、教学、推广相脱节的局面。

2)、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机制创新。

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市场主体都要受供求规律和价值规律的支配,科教兴农工作也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教兴农体系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以销定产”的新的市场运`作机制,彻底改革“以产定销”的旧机制,密切关注农业科技市场需求动态,实行市场运营,从而实现科技、教育与产业的紧密结合。按照市场化原则,努力实现农业科技供求的直接见面,在有效满足农业科技市场需求中实现科教兴农主体的组合和结构调整,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绩效挂钩的考核机制,真正实现“责、权、利”有机结合。

3)、强化培训,培育扩大组织

科教兴农工作是研究者、推广者与使用者和三方互动的过程。因此,要把开展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作为科教兴农的攻坚之举。强化培训,就是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农业劳动者的素质。特别要注重建立长效的教育培训机制,实现农民的终身教育培训。通过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指导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开展农业科技普及运动,提高农民对科技成果的有效需求和接受能力。培育组织,就是积极培育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等非政府科技服务组织,充分发挥他们在科教兴农中的作用。政府应逐步扩大非政府组织的服务范围,将那些不适合政府服务的领域向非政府组织开放,形成政府农业推广机构和非政府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和谐共存、优势互补的局面。目前应着重加强政府对各类专业组织和农业企业的扶持,并加强其行业自律,规范其经营行为,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

4)、推进科教兴农改革的措施

建立新的科教兴农体系,科技、教育、推广机构要通过提供优质服务,增强自身积累能力,实现投入-产出良性循环。充分发挥政府特别是农业、科技、教育部门的主导作用,通盘协调,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在农业推广工作中,彻底改变“重科研、轻推广”的观念,把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置于同教学、科研同等重要的位置,从人事、分配、晋职奖励等多方面保证推广人员的合法权益,真正尊重推广人员的劳动,实现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与生产实践的有机联系。

5)、发展目标、任务

1、农业科技培训、科技咨询、科技指导工作。今年继续以“科技入户下乡”为重点,以解决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新产品推广为主题,做到科技到户,技术到人、措施到田。计划发放农业科技资料、宣传单20余万份,户均1份;办各级个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30场,培训2万人次,举办科普大集12场,咨询2.5万人次,发布传播农业科技信息20次。

2、农业新技术推广工作。在继续作好现有增产增收效果显著的农业技术成果和新品种、新品种推广应用的基础上,计划推广各类农业新技术成果5项;三大作物新品种30个;新型肥料2种;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4个。农业新科技、新品种、新产品及成果转化率达到95%以上,农业增产增收中的科技贡献率达到85%以上。

3、具体措施

1)、引进最新农业科技新技术、新产品、新品种,搞好试验、示范。

2)、编印成科技资料和宣传单,通过各种形式免费向农民发放。

3)、利用科技之冬深入乡村社和农户家中举办科技培训班,科普大集宣讲农业科学技术成果,开展科技咨询。

4)、按农时季节组织市乡两级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指导。

5)、开展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抓好典型户、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

6)、抓好农业科技信息网建设,及时准确发布农业科技信息,为农民服好务。

 

|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