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走访活动记

信息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9-05 08:40 【 字体:

823一早,严主席带领我们一行5人,去兴隆镇兴隆寨村,开展“千名干部基层走访”活动。我比较习惯到村庄入农户,去看看那些熟悉的山野,看看农民朋友的生活状况,了解他们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事,感叹山乡巨变,看着他们一张张淳朴的面孔,有纠结,更多的还是释然,于是时常有些冲动,希望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哪怕是为他们呼吁点什么。出发前夜,躺在床上回忆以往的工作经历,想着将要去的地方,从哪入手给包邦的农户或村上做点什么…

车子行进在平坦而蜿蜒的山路上,时值处暑,又是个阴天,山色显得有些凝重,让人隐隐感到秋天已经来临。严主席边叮问大家有没有遗忘要带的入户调查表和民情日记,边教我们怎样同农民群众交朋友,还再次提醒这次“三下乡”活动的工作任务及要求。至于帮助村里解决实际问题,严主席似乎已经做了安排,为包帮户做好事实事,则要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看着同行年轻同事的神色,我心里多少有了一点底气。

车子不一会就到了兴隆镇,因镇上工作都到了关键时期,大部分干部下村子去了,镇机关显得空荡荡的,稍事休息,刘镇长和综治办罗主任带我们前往目的地——兴隆寨村。见到年轻的村支书,原来是熟人——朱永洲,几年前,我们专委会到这里搞农业科技推广调研,发现村子已经开始信息化管理,实现了“无纸办公”,比县上很多机关管理要先进,我当时很感慨——基层组织还是要年轻人来当领头雁,他们有文化,接受新事物快,敢想敢干,是推进农村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当下有很多地方,把适应时代发展、科学发展的工作要求,只放在嘴上当口号喊,真正身体力行落实在工作上的人又有多少呢?

一阵寒暄,双方又做了介绍,严主席就直奔主题,问村上给我们几人的住户联系好没有?朱支书说,昨天就和农户说好了,只是农村条件差,要让领导们受点罪,大概是看到我们一行五人,竟有四位是女性吧!说罢,脸已经红了,有些不好意思的尴尬一笑,严主席就让他和村文书把我们逐一领到农户。

从支书家出来,村委会院坝边的第一家就是我包帮的农户,看见我们,主人客气的迎了出来,招呼进屋里坐,进了堂屋又让进旁边的房间,房间里有电脑、书桌、沙发…我惊呼不已,主人说,这些东西都是为孩子学习配置的,说罢又赶紧喊孩子给我们泡茶,说话间,一个戴眼镜的帅气小伙子进来,大方的给我们泡茶。严主席问孩子上高几了?主人说,孩子今年已经考入了西安一所大学,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朱支书说,这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严主席又问家里的收入情况,主人说,现在政策好,家里平常还可以,但遇到孩子上学等大的开支,还是比较紧张,媳妇已经出去打工,为孩子筹集学费了。严主席立即安排在机关的同志联系有关单位,争取大学生贫困救助,又说今天我们算是遇到喜事,让我准备500元钱,代表我们一行五人送给主人以示祝贺。主人姓崔,和我是老根,家里四口人,一个孩子,还领了一个哑巴叔父 。

放好行李,从老根家出来,我又陪着其他同志去认门,每家都是一样的客气,让座、泡茶、要做饭吃,像是家里来了亲戚。认了门,然后就是认人,我们就问主人的姓名、家里的人口、住房、主要收入来源…算是了解基本情况,几个回合下来,大家已没有了拘束,好像已经是熟人,有了亲切感。从每一家出门时,严主席都叮嘱主人,我们就住在你家,给你添了麻烦,你们吃什么,我们就吃什么,你们干什么活,我们就干什么活,这才能真正体现同吃同住同劳动。主人都呵呵的笑,不置可否。

下街头的最后一家是严主席的包帮户,这家房子较大,院坝里堆着一堆刚搬下山的包谷,还有人不断的从背篓里将包谷往堆子上倒,主人一家围坐在四周撕包谷,见我们来了,赶紧搬凳子让座。严主席说,我们来的正好,大家就坐下来撕包谷吧!主人赶忙说,让你们撕包谷要不得,一会会把手磨坏的。说话间,我们已坐下来开始撕了起来,主人不好阻拦,又赶紧泡茶,我们边撕边告诉来意,主人说农村条件差,不嫌弃的话,你们这样的贵客请都请不来的,话的意思是可以住在他家。在问主人家主要经济来源时,主人说,去年复员的儿子在跑运输。原来还办了一个小砖厂,生产水泥砌块砖,电网改造后,今年用电统一收回镇供电所管理,大的三项电用户要进行申报,费用较大,而他们是按当地的需求进行生产,市场有限,只能赚点劳务工资,花几千块钱办手续不划算。严主席问他还想不想继续办砖厂,利用生态移民的机会,把生产规模扩大一点,主人说他也是这样想的,就是他们去办用电手续较难。话说到这就是希望我们能够帮他解决这件事,严主席立即让还留在村上的罗主任,把镇供电所长请来,了解一下情况。

天上星星点点的飘起了小雨,主人让进屋,我们坚持把院坝的包谷撕完,又把撕好的包谷堆在屋檐下的房檐坎里,才进屋边躲雨边等所长。

主人要给我们做午饭,支书说中午就在他家将就一下,他母亲已经开始做了,尽管主人一再挽留,我们还是听从了村支书的安排。途中,我注意到有位年轻人一直跟在我们一起,黝黑的脸庞挂着一对浅浅的酒窝,身体看起来比较结实,虽然不多说话,但还是透出一些稚气,每到一家他都默默的帮主人家招呼我们,我心里想,这么年轻当村干部还是少见?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大学生村官,马上就满三年了。我问他时间满了咋弄,他说已经报了今年的公务员招考,又问他是否知道今年招考竞争的程度?他用力点点头。在半天的接触中,我发现小伙子比较淳朴沉稳,也看的出他已经和村里人很熟了。透过蒙蒙细雨,望着他看似平静的面庞,我不禁为他的就业前景感到莫名的担忧…

回到支书家,才知道他女儿在安康复读,儿子在镇上读小学,媳妇在外面打工,父母住在上边的老房子里,平常他和孩子两人一起生活,看来支书也挺不容易的。支书厨艺不行,只好让人将其母亲接下来做饭,我们的司机见眼生勤也在厨房帮忙,不一会一桌简单的饭菜就做好了。这时,镇上的陈书记赶来了,大概是跑了一早上都饿了,没有太多的谦让,大家拿起碗就吃。严主席边吃边和陈书记说村上的事,正如我的猜测,原来严主席已提前与镇上有沟通,村上新村基本形成后,过去的引水设施已不能满足村民的供水,严主席已联系水利部门,要重新给村上建一处供水设施,解决村民的饮水问题。水利部门的技术人员一会就下来,现场勘察后,做一个设计就可开工建设,原来这就是我们给村上解决的具体问题。

我三下五除二吃完饭,坐在支书家大门口的房檐坎里,雨还在若有若无的飘着,地面已经下湿了,山上起了雾。烟雨中,街道两旁一色两层徽派民居,显得十分整齐宁静,已经有了街市的景象,我感叹现在农村面貌和住居条件真是今非昔比,不像我们住在上不见天下不着地的商住楼里。支书说,这还要多亏党对农民的政策,去年的灾后重建和今年的生态移民工程,上级出台了优惠政策,给地给钱激励农民建房,才有了现在的样子。他又指着河对面的一小块地说,那也是新村规划区,再迁移一部分山上的人安置在那,在河上架一座桥,两岸的房子就连成一片了,整个规划的一百户新村才算建成,到时应该比现在还要好看。我看着这大山深处耸立的青山,萦绕山脚的河流,灰瓦白墙的新村,这不就是现代的桃花源吗,这样的新村在我们县上比比皆是,难怪外地人都说平利是西北最美丽的乡村呢!

吃完饭,大家各回各“家”,陈书记坚持要陪严主席等水保局和供电所的人来。我回到老根家,问最近忙什么?今天准备干什么?他说,现在都退耕还林了,留下的平地都很少,只种些少量的粮食和蔬菜,花不了多少劳力,屋里有一个人在外打工,留一个人在家种点地,喂头猪,招护好老人孩子,日子就得过了。我说,今天跑了几家怎么都是媳妇出门打工,男人留在家里?我在下边的一个村搞社教时,村里抬树都是女人扛大头,男人扛小头,是不是你们这里都是“阴盛阳衰”,男人都不行了,他大笑说,男人在外打工除了挖矿和建筑,其它工作不好找,挖矿和建筑又很危险,一旦出事,一个家庭就完了。女人可以进工厂、商场、饭店等地方,工作比较好找,虽然赚钱少一点,但比较安全。哦!原来是这样,看来农民的安全意识和经营家庭的意识,有了新的变化。

单位小张来了,说严主席叫我,走到下街头,看到严主席和陈书记坐在一农户大门口篾包谷,我坐下来也篾了起来,严主席说,水保局的技术人员已勘察了现场,回去做设计去了。供电所长把情况回报给局领导后,局里很重视,安排了局党委书记和一名副局长要来现场办公,人已经从县城动身了,一会就到。我们说事时,主人不时给我们倒水,主人是位衣着得体的妇女,有50来岁,说话声音小,但有条不紊,屋里收拾的干干净净,家里的摆设和两层小洋楼的设计,要比其他村民高出一个档次。问了陈书记才知道,家里只有她一人在看家,儿子在天津包了一个小石材加工厂,老伴、媳妇在厂里帮忙,孙子在那里上小学,每年有二、三十万的收入呢!看来这又是一个创业成功人士。

雨还在星星点点的下,河对面的桑园里有位村民在打桑叶,严主席问养秋蚕的人多不多?今年茧价怎样?全镇发了多少张蚕种?陈书记说,今年行情下滑的厉害,村民算不过来账,夏蚕基本没人愿意养,秋蚕也只有一部分人养。蚕茧市场波动大,不好掌握行情,村民现在也适应市场了,行情好时多养一点,不好时就少养一点,能够比较理性的看待茧价,挖桑毁园的现象已经没有了。

供电局的领导来了,再次问了所长的情况,说全县都在整顿干部作风,为基层群众解决具体困难也是他们的应尽职责,对这位村民的用电问题,他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减免3000元费用。严主席感谢供电部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又叫来包帮户,问这样办理他还有什么意见,他连声说,感谢还来不及,哪还有什么意见!所长找来纸笔,写了线路所需材料的清单,嘱咐他明天就买回清单所列材料,每样东西一定要有合格证,后天来给他安装。他又是感谢,要招呼大家吃饭,陈书记笑着说,饭就不吃了,你再把砖厂搞起来,比请领导吃饭强!

办完事,供电局的领导要走,陈书记说,快到吃饭的时间了,赶回去还是要吃的,你们不要怕,这家主人的哥弟都是我们镇上的老领导,你们就留下了陪严主席吃顿饭,也体验一下我们农村生活,又指着镇上的老纪委书记,你看人家李书记已经专门赶回来了。严主席又笑着说,人家美女领导留你们吃饭,不要不好意思嘛!话说到这,供电局的人只好留了下来。

吃罢饭,已经6点多了,严主席接到通知,明早要参加县上的一个重要活动,今晚必须赶回去。走时,严主席嘱咐我们继续留在村里,按部就班的开展工作,她明天参加完活动就下来。上车时,严主席又对陈书记朱支书说,村上修路受伤的那位村民,要继续治疗,做好双方的调解工作,她会联系民政部门按照有关政策,给予救助,以减轻双方的经济负担,不能让矛盾扩大。原来,一村民修路时,砸伤了脊椎,在市医院治疗,已没有治愈的希望,包工程的村民也拿不出更多的钱进行治疗和赔偿,双方矛盾较大…

紧张的一天结束了,我跟着支书和村官往住地走,街上的村民大多坐在门口乘凉,我们东一家西一家的打着招呼,重复着,吃了没?乘凉啊!的招呼语,他们则一样的回应,进屋坐一会?喝口水?支书说,家里就他和孩子,房子也宽敞,让我和村官晚上到他家住,我们都没推辞。

坐在支书家大门口,喝着茶,看着四周的房舍,近在咫尺的大山,沉浸在苍茫的暮霭中,我不断的感叹着农村的变化。支书在当地是文化人,思想新会干事,年纪不大却干了很多年村支书,把村子治理的井井有条,用镇上陈书记的话说,他的村子比县上有些机关都管理的好,我完全同意这种看法。

支书告诉我,农村现在的生产方式也变了,国家免了农业税,实行了退耕还林、义务教育、五保、低保、养老保险、医保,还不时出台惠农政策,减轻了农民生活成本,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一个家庭只要有一项相对稳定的收入,打工或主抓一项产业,就能较好的维持基本生活,生产方式的变化带来了经济收入方式的转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产方式已被打破。新村里,公路边家家都是两层楼房,住房条件的改善,生活方式也变了,家家都有摩托车、电视机,有的还装了电脑、太阳能,闲暇之余上上网,和在外务工的家人联系,了解时事新闻。个别人还买了私家车,自己出行方便,偶尔还能跑点运输。生活方式的变化带来了思维方式的转变,人们看问题的眼光开阔了,文明程度提高了,城乡差别正在一步步缩小。

说话间,不时有人打电话或来人找支书,有要求调解纠纷的,有来问什么时间领低保的,有领了低保来打招呼的,有来问医保政策的,甚至有人领着病人来问怎样在医院办理医保手续…看来不催粮要款了,直接面对群众的基层干部,工作量并没有减轻,睁开眼睛,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事,还必须一件件去处理。

也许是头一天累了,睁开眼天已大亮,洗漱完毕,下到一楼,支书已经起来,正蹬在大门口喝茶,天放晴了,雾气在山间升腾着,把四周的大山裹得严严实实,河边的树上,几只鸟儿在树枝间欢快的跳跃,声音叫得特别清脆。支书给我到了茶,我们一起蹬在大门口喝了起来。吃了支书做的早饭,支书说,他和村官要做几样报表,镇上已经在催了,让我们先在村里转一下。我去了同事的住户,她们已吃过早饭,正在给主人家剥绿豆,绿豆用手剥?我还是第一见到,不禁笑了起来。

领着同事们走到上街头,看见老根正在砌墙,我们要帮忙搬砖,老根说什么也不让搬,还脱了手套,说要领我们到村子上面看看。从街头顺着水泥路进山,走了几公里,路边偶有人户,山坡上更是少有人烟。老根说,退耕后,树都长了起来,林子大了地阴,庄稼就不好生长,野兽害骚也大,住在山上既阴森又不方便,山上的人几乎都搬到新村里去了,他原来也是住在山上的,等将来人全部搬下山了,这里就会成为万山老林。

回到村里,罗主任正在等我们,说单位电话打到镇上,严主席有事不能来了,让我们今天也赶回去,等机会再下来。老根听了说,今天必须在他家吃了饭再走,他已经请人在做饭。我们又去了村委会,村上几位干部都在忙着填表,支书也动员我们去老根家,说人家已经准备了,不吃就糟蹋了,他一会也去。

在老根家吃了午饭,走时,我们和老根及村干部互留电话,站在旁边的几位村民说,要是在对面山上建一个移动基站,打电话就方便了。听了这话,我才想起这里打电话一会有信号一会没信号,我问支书咋回事,支书说原来的基站辐射不到新村来,他们和移动公司的人不熟,也不知道咋弄。哦!原来是这样,听话听音,我记住了,回去后,我一定会把这件事回报给领导,力争给这里的村民解决这件事。

|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