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水利专项规划

信息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9-28 00:00 【 字体:

 

 

一、“十五”计划的总结

(一)、“十五”的成绩

“十五”期间,我县水利建设依照《平利县“十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平利县水利建设“十五”计划和2015年发展规划》,全面贯彻落实省市水利工作方针,积极开展工作,认真履行职能,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特别是小型水利工程、防洪抗旱、水土保持、水电建设等水利工作不断规范,水行政能力明显提高。“十五”期间水利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1676万元,占全县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的8.6%。

1、小型水利工程

“十五”期间,按照省市水利建设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小工程、大群体”的建设思路不动摇,在全县易干易旱地区修建了堰塘、渠道、水窖等一大批小型水利工程。五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800万元,共修建了堰塘193口,增加蓄水量34.74m3,渠道5080公里,灌溉农田10000余亩;水窖25000口,增加蓄水量75m3,解决了6万余人的饮水困难和5万亩农田灌溉问题。

2、人畜饮水

“十五”期间,我们在抓好甘露工程扫尾工作的同时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大好机遇,围绕人饮解困工程项目建设解决全县人畜饮水问题,共投入资金565万元,新建人饮工程56处,解决1.84万人的饮水困难。

3、防洪抗旱

“十五”期间,由于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县境内河堤、良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毁,为保护农田,稳定粮食生产安全,累计投入资金680万元,共新修河堤12公里,修复水毁河堤20公里。

4、水土保持

“十五”以来,我县按照西部大开发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山川秀美工程。小流域治理、水保生态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五年来,累计投入资金860万元,完成水土保持治理800余平方公里。

5、水电建设

我县水力资源丰富,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17.67 Kw,可开发量10.99Kw,截至目前已开发1.475Kw,仅占可开发量的13.42%。“十五”期间,我县出台了水力资源开发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水电建设势头良好。五年来,开工建设了投洞子电站、龙洞河电站、正阳电站等一批小型水电站,已累计投入资金7771万元。

 

(二)“十五”存在的问题

1 重大水利建设项目资金严重匮乏。一些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息息相关的水利基础设施因缺乏建设资金,迟迟不能动工修建。个别地段的防洪设施标准低,一到汛期险象就频繁发生,成为人民的心腹之患。这些水利工程建设的好与坏、快与慢,直接影响到全县基础设施整体水平的提高。

2、前期工作准备不足,项目储备数量少,深度差,影响了水利建设进程,其主要原因为没有前期费用而造成工程项目的储备不足。

3、水利管理滞后。全县水利工程管理工作量大面广,涉及面宽,一些地方存在着只建不管思想,一些工程严重老化失修,不能正常发挥效益,造成水利工程的重复建设。

4 技术力量亟待加强,需进一步加强在职职工的技术培训,创造条件到发达地区进行学习,以适应水利发展的需要。

(三)有利于“十一五”规划发展的因素分析

首先,明确目标,围绕绿色生态建家园,建立自然和谐发展社会的发展思路,为水利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其次,群众建设激情高涨,经过“十五”水利建设,老百姓从中得到实惠,加之退耕还林后土地越来越珍贵,只有从提高土地质量下功夫,所以全县老百姓都期盼水利工程能够加大投入建设。第三、丰富的建设经验和一支精干的水利队伍为“十一五”水利规划的实施提供着可靠技术保证,在前些年粮专、人饮、水保、工赈等项目建设当中,水利系统干部队伍不断积累了水利水电建设技术经验,同时为搞好“十一五”规划实施打下了牢固的基础,综合上述,全县“十一五”规划只要资金问题能够解决,一切配套服务和条件已经具体,真可谓是万事俱备只缺资金这一“东风”了。

 

二、“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

 

(一)“十一五”水利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按照省市水利工作方针,紧紧围绕生态立县战略,促进我县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人与自然的快速、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目标

“十一五”水利发展规划的目标是:主攻基本农田及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加快饮水安全和水保生态治理、兼顾水电建设和生态保护。

(三)规划原则

“十一五”水利发展规划的原则是:一是坚持以人为本,重点解决好与“三农” 密切相关的水利问题,努力提高农田质量,确保农民增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饮水安全、防洪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二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促进水利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坚持以改革促进发展的原则,按照《平利县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等文件精神,克服水利发展中的体制性障碍,理顺体制,健全法制,改革机制,全面提升水利服务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四是坚持统筹发展的原则,兴利除害相结合,开源与节流并重,防洪与抗旱并举,统筹考虑全县不同区域水利发展的特点和要求,合理确定水利发展的目标、速度、规模和水平;五是突出重点,注重效益,合理确定水利建设规模和投资规模,明确水利发展的重点,坚持扩大能力与巩固提高相结合,提高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三、“十一五”规划的主要任务

“十一五”水利专项规划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确保粮食安全,促进群众增收这一中心,结合生态立县战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主要以实现提高基本农田区域标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为主线,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兼顾人畜饮水和流域治理,重点解决川道坝子农田质量的提高,解决重点村镇的人畜饮水,建设村富人美环境优的和谐小康家园。

    “十一五”期间,共规划建设群体灌溉、人畜安全饮水、水保治理三大类工程,总投资16307万元。其中:自筹6397万元,上级补助6304万元,地方配套3066万元。其中共规划群体灌溉工程161处,总投资9859.23万元,涉及十二个乡镇的161个行政村;新修基本农田26113亩、加工提高28000亩,其中水田33411亩,配套小型水利工程  处,其中小土井3240口,水窖7975眼,小型渠道(含水坝)423574公里,堰塘301口,从而解决15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使全县基本农田达到23万亩,其中水田69889亩;规划新建人畜安全饮水工程65处,总投资1947.9万元,解决4.84万人的饮水困难,规划治理小流域11150平方公里,总投资4500万元。详见重点建设项目一览表。

    分年度投资:根据工程建设的迫切性,本着先易后难,综合效益优先的原则逐年建设。

00六年度共投资4831.81万元。其中自筹22150.95万元,地方配套923.66万元,申请上级补助1692.2万元。建设群体灌溉工程37处,新修及加工提高农田14906亩,其中水田9817亩,新建渠道102139280米、水窖1407眼、堰塘88口、小土井48眼;治理小流域365平方公里;新建人饮工程13处。

00七年度共投资3100.66万元。其中自筹1348.33万元,地方配套586.62万元,申请上级补助1165.71万元。建设群体灌溉工程36处,新修及加工提高农田10925亩,其中水田6892亩,新建渠道54108330米、水窖1602眼、堰塘55口、小土井20眼;治理小流域232平方公里;新建人饮工程12处。

00八年度共投资3012.94万元。其中自筹1233.09万元,地方配套565.72万元,申请上级补助1214.13万元。建设群体灌溉工程34处,新修及加工提高农田10841亩,其中水田7316亩,新建渠道125118600米、水窖1316眼、堰塘48口、小土井54眼;治理小流域220平方公里;新建人饮工程14处。

00九年度共投资2774.90万元。其中自筹1126.26万元,地方配套513.50万元,申请上级补助1135.14万元。建设群体灌溉工程28处,新修及加工提高农田8524亩,其中水田4300亩,新建渠道5778150米、水窖1608眼、堰塘56口、小土井97眼;治理小流域220平方公里;新建人饮工程13处。

00年度共投资2586.82万元。其中自筹1012.52万元,地方配套477.24万元,申请上级补助1097.06万元。建设群体灌溉工程28处,新修及加工提高农田8917亩,其中水田5086亩,新建渠道82110330米、水窖1621眼、堰塘55口、小土井16眼;治理小流域213平方公里;新建人饮工程13处。

四、 十一五规划的保障措施

(一)、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

搞好“十一五”规划,为了以后能够更好地实施,必须加强水利法治建设,建立完善水利发展的地方性保护管理政策和措施。针对全县水利经济和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需要制定完善水利投入管理政策、建立水利发展基金及电气化建设资金筹集管理办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规定、水利工程建设监督管理办法及措施、灌区水费及水资源费等价格收费规定、抗旱服务管理制度、鼓励发展民办水利政策规定、水行政执法抢救等一系列政策法规性文件。通过制定完善地方性水行政管理规定、办法及措施,强化水利行业管理,促进和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

(二)完善投资体制,多渠道增加对水利建设的投入。

加强水利建设关键在于投入,要进一步完善水利建设投资体系,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增加投入,一是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市关于增加水利投入的一系列政策规定,保证各级财政新增收入的三分之一资金用于水利建设的规定得到落实和兑现。二是财政、税务部门加强对《防洪保安和重点水利建设专项资金》、《农建补偿费》等专项资金的足额征收,及时上解和划转,对返还县级部分要专款专用,足额用于水利建设。

(三)加强水利建设,必须发挥县水行政管理的职能和作用。

县水行政管理部门要以中央和省各级政府制定的涉水法律、法规为依据,狠抓水行政执法、监督、管理及落实工作,促进和保证水利建设的发展,要狠抓水利改革,搞活水利综合经营,加快水利适应市场经济的大发展。

(四)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加快水行业、水工程管理的新机制。

1、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1)水资源管理的前提是:水是一种有价值的有限资源,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水资源管理“五统一”,实现水资源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双重目标。(2)必须以贯彻落实水行政及水资源等法律法规为依据,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中心,建立健全各项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及水质管理,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对水资源的科学管理。(3)在全县开展以提高水行政执法力度,建立有效的水行政执法长效机制为主要内容的水行政监察规范化建设, 把县水政监察队伍建设成为一支关系协调,组织严密,纪律严明,运行有力的执法队伍,保证和促进水利经济的发展。

2 建立水行业、水工程管理的新机制

党中央把水利摆在基础设施建设的首位,这是水利行业难得的机遇,深化水利改革建立水行业、水工程管理的新机制是适应“两个转变”,促进水利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改革措施之一,针对平利水利发展的实际:一是要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新机制,以水政监察执法为主体,建立一支监察、检查,实施水资源评价、规划、调度、取水许可、收费、水质和水量管理统一于一体的专项执法队伍新机制,负责全县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管理、河道堤防管理、水保监察、水域、水工程管理、防汛设施管理等方面监察,促进依法行政,依法收费和水资源统一管理,为推动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作用。二是要建立以“水利科技教育”为主体的科技推广,服务新机制。三是建立以水利行业优势为主体的多种水利综合经营的新机制。通过以上各新机制的建立,促进水利“五大体系”建设,推动水利经济可持续发展。

(五)、实施水利科技教育、人材培训战略

一是实施节水技术的研究试点、推广工作,加快和普及节水工程的建设发展,促进水的合理利用;二是建立以普及推广水利应用科学的技术培训中心,实施社会全面的水科技教育培训推广,提高全县广大群众依靠水利科技兴水治水意识,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促进民办水利的积极性;三是对现有的技术人员通过在职培训,离岗进修,达到业务水平和技能的提高,更新的目的。

(六)水利五大体系建设方面

一是大力推进水利改革。①加快水利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加快建设供水、水电和绿色企业三大经济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水利综合经营,逐步形成适应全面服务的要求,又能和公益型工程互为补充、互为促进。整体效益较高的产业结构,②要加快推进水利系统“五大体系”静止的建设,③逐步完善价格和收费体系,使农业灌溉水价尽快达到成本价,工业和生活水价实现社会平均资金利润,小水电上网尽快达到国家规定价,并且严格依法对水资源、河道采砂管理、水土流失防治补偿费的全面征收,④要建设以科教和推广水利适用技术为主体的水利服务体系,建立完善水行政管理机构,水利科技和教育培训服务体系和基层服务体系,⑤完善水利法制体系,实现依法治水。以“五大体系”建设,推动和实现水利的“三个转变”。

二是要实施科教兴水战略。①要增加水利科技教育投入,建立和完善水利科技推广和教育培训服务体系,大力推进水利科技进步,把水利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②重视水利发展中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突出抓好农业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更新改造和防老化技术,以及防洪抗旱减灾技术研究,③抓好重点科技推广项目的实施,大力采用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和喷灌等节水技术,④利用现代科技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水利产业,⑤实施科教兴水战略,要把水利建设项目和科技推广项目有机是结合起来,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在职职工教育,提高水利职工整体素质,⑦深化水利科技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水利科技,推广基层服务体系,确保科技进步,工作顺利开展。

三是加快水利法治建设。全面开展水利行政执法工作,建立水利、水保、水工程管理、监督检查、水资源统一管理、取水许可审批,依法收费为一体的水政监察机构,按照“依法支持基本建设,依法维护水利设施安全”的原则,认真查处各类水事违法案件,积极配合司法部门,严厉打击破坏水利设施的各类犯罪行为。


责任编辑:admin
| 责任编辑:姜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