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科学技术发展专项规划

信息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9-28 00:00 【 字体:

 

 

为加快我县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步伐,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中的先导和支撑作用,把全县经济增长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根据《平利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要求,结合我县科技工作实际,特制定《平利县“十一五”科技事业重点专项规划》。

一、“十五”期间我县科技事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十五”期间,我县的科技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生态立县战略为总揽,按照“围绕生态抓经济、围绕绿色创品牌,围绕小康建家园”的工作思路,紧扣绿色农业、环保工业、生态旅游三大经济体系建设,锐意创新,真抓实干,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力度明显增强。

㈠突出重点,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新突破。一是全县共实施科技开发项目28项,取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5项。二是机制创新有了新进展。积极探索和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在技术培训上搞好抓点示范,提高了农业科技的应用效果和普及率。三是管理创新取得了新成效。全县共组建了7个项目课题组,有效整合了科技资源、保证了重点科技项目的顺利实施。

㈡深挖潜力,产业科技化建设迅猛发展。一是围绕“一业一长廊”率先突破,依靠科技做大做强茶饮产业。2004年绿茶和绞股蓝产量达到1258吨,实现销售收入7500万元。二是蚕桑产业科技增效成绩显著。全县新建小蚕共育点200余处,共育蚕种6800张,张种增收120元。推广室外大棚养蚕300余处;推广省力化蚕台300套。纸板方格簇50万片,两项技术的推广使用,使张种收入将增120150元。三是万亩“牛王”国家示范园建设初具规模。为长廊沿线绿化和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

㈢狠抓落实,科技管理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是科技计划管理成效显著。“十五”期间,我县共组织申报国家、省、市各类科技项目23个,共争取项目资金达350万元,通过项目有效地带动和促进了我县科技产业化的发展。二是科技成果管理取得新突破,县绞股蓝研究中心申报的“无公害绞股蓝系列标准研究科技成果” 顺利通过市级验收,并获得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为平利打造全国绞股蓝第一县目标起到了积极作用。三是科技普及和科技交流工作活跃。全县10万余名干部群众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1415名农民获得了技术职称,成为懂技术会致富的新型农民。四是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取得新成绩、截止2004年底,全县民营科技企业达到16家。从业人员695人,科技人员252人,涉及种养、医药、保健、水泥建材、饮料等5个行业。技工贸总收入2741.1万元,成为我县工业企业的半壁江山。

㈣抢抓机遇,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积极争取国家专利产业化(安康) 试点平利基地项目,成立了组织机构,筹集了专利基金,制定了工作方案,为我县加快自主知识产权和促进以绞股蓝为主的产业化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㈤常抓不懈,防震减灾能力显著提高。我们在坚持抓好“监测、预防和救灾”三大体系的基础上,注重了地震知识宣传,增强了全民防震减灾意识。

㈥真抓实干,科技部门的自身建设得到加强。大力实施“素质工程”,科技管理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得到提高,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感召力显著增强,形成了一个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团结集体,达到了学习风气浓厚、服务意识强烈,工作成效显著的工作标准。

我县的科技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仍有相当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才缺乏;二是劳动者素质低下;三是财政紧张,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四是基础设施条件差。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克服,不断改进。

二、“十一五”科技规划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

以“十一五”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围绕主导产业建设,大力引进、示范、推广科学技术,着力提高全民的科技素质,把科技创新真正引入经济工作第一线,认真贯彻科技工作“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加速提高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十一五” 科技发展的目标是:坚持抓好农业综合配套技术的示范推广,加大绿色农业、环保工业和生态旅游以及骨干产品的新技术开发力度。全县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科技管理体制和社会化的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依靠科技实现经济增长。逐步提高科技进步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对工农业的贡献率由“十五”期间的34%47%,分别提高到39%50%以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基本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

“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原则是:坚持“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长短结合,注重实效”的原则。

三、“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的发展思路及发展重点

㈠农业科技。“十一五”期间,围绕优质农业和主导产业建设,使科技进步在农业生产和主导产业建设中的贡献率在“十一五”末提高到50%以上。

1、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十一五”期间,依靠科技提效,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在8万吨左右。

2、绞股蓝多倍体研究成果推广与应用。要按照全国绞股蓝规范化种植基地县的要求,通过建立四倍体绞股蓝繁育中心,为大面积发展提供优良种苗,使我县在“十一五”期末,绞股蓝总面积达5万亩,其中四倍体绞股蓝发展2万亩。使农民年增收入3500万元以上,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3500人左右。

3、茶叶高产技术应用与推广。“十一五”期间,茶叶生产重点围绕高产栽培技术应用与推广、综合改造低产茶园、名茶研制及产业化开发、有机茶标准的研究制定等方面进行。

4、绿色畜禽养殖及产品开发研究。到“十一五”末,生猪饲养量达到40万头,羊20万只,家禽100万只。出售生猪18万头,羊12万只,家禽80万元,实现产值23000万元。

5、加快“牛王”国漆先进生产技术应用与推广。利用退耕还林政策和与日本轮岛援助平利生漆发展的有利条件,按照科学规划、等高开挖、新发展三倍体大红袍漆林10万亩。

6、地道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及GAP认证和SOP操作规程的制定。按照中药现代化的要求,力争在2008年通过八仙党参GAP认证,加在中药饮片加工技术的推广应用,“十一五”末在平利建成规范化的中药材贸易市场。

7、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研究。围绕开发以饲料为主的新产品、研究畜牧配合饲料的生产工艺技术、秸秆还田技术和能源技术,使我县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得到科学高效的综合利用。

8、彩色蚕茧饲养技术应用与推广。“十一五”期末,全县彩色茧饲养技术示范大户发展到100户,彩色茧推广面占全县的50%,使经济效益提高60%,对彩色茧饲养大户技术培训率达到100%

㈡工业科技。“十一五”期间,将围绕“绿色”,重点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环保工业,“十一五”末,使科技进步对工业发展的贡献率提高到39%以上。

1、深加工提取茶叶生物碱。加长茶叶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

2、绞股蓝新产品的研发。利用现代的提纯分离技术,拓宽深度开发研究领域,开发系列产品规模化生产。

3、生漆彩色化生产工艺技术研究。“十一五”期间,将重点围绕生漆脱色、脱毒的生产工艺技术与以涂料为主的新产品开发应用展开研究。

4、黄姜提取皂素清洁生产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抓住皂素应用范围不断拓宽,潜在市场仍然很大的因素,积极开发黄姜资源,不断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主攻单产、提高效益。加大工业开发力度。围绕物理分离技术应用,复合酶法应用研究,综合利用副产品提高附加值等进行深度开发。

5、主要农产品的深加工技术的引进应用。主要从引进推广淀粉含量高的新产品、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及清洁生产工艺技术、研究综合利用技术生产副产品和提高原料使用价值等方面展开研究。

社会科技。“十一五”期间,要重点在科学普及、科技信息网络建设上下功夫。一是建设平利科技馆、规范化培训科技人员和农村专业大户和主要劳动力。二是进行科普教育,提高全民科普意识和素质。三是实现科技信息村村通、科技网络进村入户,充分发挥信息网络技术作用。四是重点在邮电通讯、广播电视、交通运输、商贸金融、文教卫生、行政事业和科技服务行业中,推广应用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全面提高第三产业对经济建设服务的质量。

㈣加强和完善科研及开发机构建设。“十一五”末,农业、林业、水利水电、茶叶、蚕桑、烟草技术开发服务和技术推广机构基本形成县、镇(乡)、村三级网络化,专业技术队伍得到加强,素质普遍得到提高,经费有充足保障,企业科技开发和民营科技企业得到快速发展,科技管理部门的力量得到加强,作用得以充分发挥,逐步形成实用技术推广、新技术开发、科技综合服务相配套的科学体系。

㈤提高全民的科技素质。“十一五”末农村劳动力和企业职工普遍受到23次实用技术和岗位技术培训,在职科技人员的知识普遍得到更新和提高,各级领导的科技意识增强,全民的科技素质得到提高。

四、“十一五”科技规划的主要保障措施

㈠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一是要按照中、省、地关于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要求,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思想。二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增强科技意识,提高科技素质。三是各级各部门都 要转变观念,转变职能,加大抓 科技工作的力度。四是县政府将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工作的宏观调控和决策领导,协调解决科技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㈡大力抓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不断优化科技人才环境。鼓励人才合理流动,优化其配置,促其公平竞争出成果。二是积极培育后续科技人才队伍。注重在青年农民、工人中选拔培养各种技术推广创新的骨干 和能手,使其逐步成长为生产一线的优秀科技人才。三是努力提高全民科学文化水平,推动科技进步。通过各种宣传形式和手段,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普及科技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使科普工作群众化、社会化、经常化。

㈢健全科技投入机制。一是认真贯彻执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县(市、区)科技工作的决定》精神,力争科技三项费用达到财政预算支出的1%。二是要拓宽融资渠道,加大科技贷款规模,确保全县科技贷款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三 是按国家标准落实科技项目费用,建立科技发展基金。四是鼓励个人有偿投资。五是充分利用优惠政策吸引外资。

㈣制定配套政策,建立激励机制。一是鼓励科技人员创办领办非公有制公经济,进行技术开展和推广应用承包。二是鼓励各科研技术开发、推广机构、学校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科技人员,创办各种形式的民营科技实体。三是要积极引导农业科研机构到农业第一线找课题,到综合示范基地搞研究开发。四是进一步落实优惠政策,重奖对平利科技事业 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或科技人员。使他们能扎根平利,安心工作,为平利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建功立业。

㈤加强技术培训:一是要强化职业技术教育,为农村和企业 培养技术骨干。二是企业 要根据产业技术要求有计划地选送技术骨干到大专院校或大企业进行学习。三是各级各部门要积极采取不同形式进行再就业技术培训。四是抓培训,促脱贫。采取每二至三年一轮训的办法,争取每年培训1.5万人次。

㈥创新工作机制。继续完善“一项重大科技开发,一名分管领导挂帅,一个联合攻关班子,一套配套政策措施”的综合开发办法,形成一个全社会关心、支持和服务科技事业的良好社会环境。


责任编辑:admin
| 责任编辑:杨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