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美丽乡村建设助推乡风文明

信息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9-26 08:29 【 字体:

平利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一手抓和谐宜居环境建设,一手抓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努力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改善村容村貌,打造环境之美。抢抓新农村建设和陕南移民搬迁机遇,累计筹措资金4.6亿余元,建成98个徽派民居示范村,改造徽派民居2.6万户,新建1.8万户,建成全国规模最大、面积最大的徽派民居群,打造了美丽乡村游的主题品牌。开展“三点多边”、点面结合的环境卫生整治,以“路边、河边、城镇周边”为重点,抓好11个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示范村,实现乡村卫生洁化、民居靓化、庭院绿化、环境美化。


培育优良民风,展现文明风尚之美。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道德之星、身边好人、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表彰活动,全县共推介省市县三级道德模范22,最美安康人、安康好人11人,各级劳模69人,十星级文明户5700余户,90%以上的村建立了村规民约、群众道德评议会和红白理事会,实现了道德教育的经常化、大众化,道德讲堂建设经验被《新华社内参》刊发。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把全国公益之星吴祥义、身残志坚圆梦女孩杨佩、省级道德模范樊文来等身边典型请进道德讲堂,把他们的事迹写成故事、编成剧本、搬上舞台,通过身边的人讲述身边的事,身边的事感化身边的人,引导人们见贤思齐。


打造女娲文化,塑造人文之美。深度挖掘女娲文化,提炼了崇尚自然、珍视生命、勇于奉献、自强不息的女娲精神,先后建成了平利女娲文化广场、女娲祭祀大殿,编印了女娲故事连环画,创作女娲民歌130余首,投入资金8000余万元,建立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59个,培养乡土人才5000余人,增强群众对地方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平利先后被确定为全省新农村试点县、中央党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基地,2012年获“中国十佳最美乡村”称号,2013年平利美丽乡村建设经验写进省委1号文件在全省推广。

 



 

|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