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到平利是一九九四年,刚刚毕业的我们一帮愣头小伙,从安康到岚皋经八仙一路颠簸至平利的,记忆中的平利只不过是林列在大道两旁低矮楼群的总和。
第二次是去年“五一”小长假,记忆深刻的是县城的繁华热闹、徽式建筑的清雅悦目、农家乐的舒心别致、茶园的葱茏苍翠、关垭长城遗址的厚重威武以及六位同学全家的盛情款待。
这算是第三次了,应同学之邀再次造访。
同学小唐是一个乡镇中心校的校长,已经上任了好几个年头,为了学校的事情操劳过度,很多的头发提前下了岗,露出了智慧的光芒。为人随和,颇得领导厚爱,满校的老师也都非常拥戴,在我们造访期间,不时有电话约见和饭局邀请。正值全县教育普九迎验之际,谦逊的他邀我前往学校帮他参谋一下学校的文化建设,在赞叹我们浓郁文化氛围的同时不乏恭维我的才华,羞的我如坐针毡。
我们下了班车,坐上了早早等候在桥头的银色雪佛兰。由于时间紧,我们就直接去他所在的学校。
车在平坦舒适的柏油路上疾驰,一路的翠绿频频欢迎着并不远道的我们,拂过耳边的风送来了亲切舒心。路边增多的徽式建筑还是那样一致清雅,白墙灰垛灰瓦,一律两层,坐落在青山绿水之中,玲珑剔透。近处飞驰而过的行道树,路旁田里整齐划一的茶树和绞股蓝,远山的郁郁葱葱依偎着脚下的小溪缠缠绵绵,苍翠连成一片,伴着我们一路到了洛河。
洛河是平利县几个有名的大坝子中的一个。平坦宽敞的坝子里水稻苞谷长势喜人,坝子靠山脚下就是两条新旧公路形成的洛河街道,是该镇的主要经济文化中心。中心校便坐落在坝子的上部,挨着的是中学和政府。交通便利,学校开放式的铁艺栅栏将热情早已呈现,展现着一派现代气息,加班忙碌的老师热闹着没有学生的校园。正对大门的应该是最早的主体建筑,不同年代的两栋二层小楼连成了主题背景,展示了悠久的历史。左侧是一栋气派的三层明德教学楼,统一鲜艳的颜色,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舞台。右侧是四排瓦房,用于学生生活起居。三栋楼围成的院落就是主要的运动区域,一个篮球场两个排球场均匀的排在其中。第四排瓦房已拆除,代替它的,是正在施工兴建的学生宿舍及餐饮中心,预计明年正式投入使用。校园布局合理,各功能区域既相互照应又相对单独分离。校园里的绿化带镶嵌其中,给校园平添了几许盎然生机。校园文化氛围浓郁,倡导面面墙会说话,面面墙能育人。学校的办学理念,指导思想,教育法规,学校管理,名人文化等,利用展板,文化墙,制度牌,宣传画等形式展示在醒目位置,时时处处发挥着育人功能。真可谓“处处留心皆学问”。陪同我们一起转悠的学校老师也连连赞叹小唐校长的管理有方,自从他到学校的几年里,校园有了巨大的变化,教师和谐团结,学生勤奋向上,校园环境舒适洁净,成了家长学生社会公认的好学校,“这都离不开唐校长,他功不可没呀!”小周老师如是说。
之后,我们在校长办公室,就学校文化建设以及迎接普九验收等方面交流了点滴看法。小唐校长决心在此次迎验中打一个漂亮的“迎验战”,打造校园特色,树立校园品牌,真正成为让人们满意的校园。随后在热情的同学小王小周以及老会计和中学校长的陪同下,我们陶醉在烟雨朦胧的洛河酒家。
第二日,同事小樊和她的老公小党得知我们来到平利,一再嘱咐我一定要给他留一点聚聚的时间。在一遍又一遍的电话催促下,我们一帮同学圆圈小周、小余、峰子等决定按照小党的提议——相约到美丽的西河。
老天爷非常的善解人意。从半夜一直到早晨八点还下个不停的雨,似乎察觉了我们的行动计划,在我们作出游玩决定后就立即停止了,太阳也晃悠悠的在厚厚的云层底下尽力的突围。
我们一行四家人开着两辆车从县城出发,雨过天晴,格外的清新舒适,远处的云雾正慢慢的散去,苍翠欲滴的绿一直萦绕在我们周围。省道边美丽的琵琶岛让我们驻足,留影,观看。这原本是一条拐了弯的河,一位有眼力的商人投资把弯道拉直,让河端直流向远方的汉江,空出了一方岛屿,供人们赏玩。远远望去,浮在水上的嫣然是一只美丽的被女娲怀抱的琵琶,弹奏着美丽的高山流水。走近,一片亲热。哇!好大一塘的荷,开着鲜艳而不妖娆的花,静静地绿高低错落着铺满了整个池塘,争相招呼着远道而来的宾客,远远地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一堤两旁全是随风起舞的柳枝,这样的境界让人顿生缠绵之意,真想歌咏一番没有晓风残月的杨柳岸,只可惜语言于此景只能是很苍白很无奈,除了啧啧的赞叹还是赞叹。垂钓的人们干脆坐在树下乘凉,任由抛出的长长海杆勾引着游弋的鱼儿,那份悠闲的情调怎亚于鱼儿上钩的喜悦。岛上绿树成荫,各种奇异的花花草草被安置在不同的区域,竞相妖娆。曲曲折折的小道蜿蜒着设计师别样的慧心……朋友的催促让我们来不及细细品味,不得不上车向西河继续进发,一路的郁郁葱葱,一路各异的绿让人毫无倦意,兴奋地相机不停的截取着美丽的山水片段,美景让我们应接不暇,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
小党俩口早早的恭迎在路口,在摩托的开道中来到了美丽的西河漂流度假山庄。别具特色——古色古香,花香满园,枝缠叶绕,庄园从山腰连到河滩,即是花园也是菜园更是农庄园,有香有色有花有果,颇具匠心的整体设计。紧邻的就是西河中学,玻璃钢篮球板宽大的迎宾大道以及处处洋溢着的名人题词,无不昭示着往日的辉煌与繁盛——平利县职业高中。一位叫魏峰的老校长奠基了这儿的昌盛,更给这片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沃土景上添花,这里是新时期时期仰韶型至魏晋南北朝聚集部落文化的遗址,被陕西省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他更用自己的书法阐释了对这片山水的热爱——遒劲刚健而不剑拔弩张,婉约圆润又不臃肿柔弱,行云流水却不随意恣肆,精雕细琢毫无刻板造作。一个人装饰了一片山水而不乏味雷同,这也许就是灵秀山水的恩赐吧。“松下听涛明月娇,断崖观鱼子牙钓,百步梯上好汉坡,红梁品茗陆羽到,仙掌藏珠香村野,前河晨雾白浪涛,柳浪闻莺歌声起,观水赏竹自逍遥,北岩栈道健步行,荷塘月色自清高。”——有诗《西河职中十景歌》为证。
按照小党的戏语说,招待我们一行的规格是参照市级官员造访的接待标准,坐在电动圆桌旁的我们受宠若惊,兴奋地开怀畅饮。盛情,晕了所有的人。唯一让小党念念不忘的遗憾是,浑浊的才涨水的西河没法让我们感受刺激惊险的漂流。
饭后,教师居多的我们又驱车参观了西河中心校,印象最深的便是那一颗颗苍老的古柏,依然阳光灿烂的呵护着满园的花草茁壮成长。站在教学楼顶远眺,隔西河的坝子正在有条不紊的按照规划建设着,有理由相信这将又是大山深处闪烁的一颗璀璨明珠。
第三日,春妹子和小范一家又盛情邀约至龙头村农家乐。席间,又是推脱不掉的盛情,笼罩着我的执著,让我很快地陶醉其中。“感情深不深,就看扪不扪”匆匆从安康赶到的紫阳同学勋海如是说。几个三十好几的人开心的宛若当初的小年轻。
上榜中央电视台的龙头农家乐已经日臻完善。从村口巨石雕塑和龙门客栈开始,浓浓的乡土气息扑鼻而来,路两旁是整齐的仿古别墅专卖店,统一的装修风格却不雷同,木门木窗木地板木质楹联透漏着淳朴自然,雕龙画凤匠心独运。风格迥异的特色农家乐,竭力彰显着主人的艺术天赋,有以竹子为主题的原生态竹楼,有以原木装饰的实木雕刻,还有以石头为情节的主题点缀……热情好客的主人在院内的设置也花费了些许心思,每家都不一样,每家都有特色。龙头广场就镶嵌在这其中,广场四周林立的一处处汉白玉农事雕塑栩栩如生,向人们诉说着往日的农耕文化记忆——打夯,牧羊,打铁,舂米,春牛耕地等都情景再现着勤劳的平利人民劳作的喜悦。占地约有一亩的中心大池塘,荷花正竞相绽放着美丽,硕大的平利茶壶汩汩的从高空流淌着涓涓清泉,给满池注入了活力,带来了灵动。一栋农耕博物馆像长龙般的蜿蜒在广场一角,昂起的龙头诉说着腾飞的理想。这也正是县委何书记所给予的厚望,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学习实践万里行”栏目组走进平利县时他说,要让龙头村建设带动全县发展,着力打造陕西最美丽乡村,努力成为中国最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示范龙头。用科学发展观引领突破发展,化劣势为优势,充分利用平利山河壮丽,山清水秀等特点,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把平利县营造成为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
后记:感谢同窗好友及家人陪同的所有热情,他们的公主千金们又长高了,余公主很有个性的彰显着90后的主见;范小鑫依然腼腆乖巧的跟小姑娘似的;王家小童顽皮中不乏自己聪慧的独见;党果果拿着相机有模有样的留下了我们灿烂的笑靥;唐朵儿很快的跟我们熟识,不一会儿就和我们黏在了一起,一句“好搞笑哟”甜甜的印在了我们的记忆里——情浓,氤氲。
我还会再来的,游女娲故里,品平利绿茶,赏美丽乡村。
| 责任编辑:杨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