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民生托底保障,编牢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安全网,平利县76个单位1488名机关党员干部职工和12家爱心企业家深入到全县11个镇的边远村组开展“万名干部送温暖、万家企业献爱心”活动。作为牵头单位的县民政局积极宣传动员,并组织全局38名干部与兴隆镇白龙寺、兴隆寨、九龙池等村的特困户结成了一对一的结亲帮扶对子,帮助“穷亲戚”摘掉“穷帽子”,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
“广泛宣传”动员社会各界驻村帮困。县民政局作为县双万帮困牵头部门,扎实做好前期筹备工作。4月份该局逐户审定汇总各镇推荐的帮扶对象,并确定汇总帮扶人员名单。随后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广泛宣传,动员广大党员干部、企业主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深入基层困难家庭,按照“一帮三年不变”的要求,采取“一对一、交友结对”的方法,访民情、听民声、解民难。一帮生活扶家业,二帮创业扶产业,三讲真情暖人心,坚持物质帮扶与精神关爱相结合。目前,全县双万帮困活动正有条不紊进行。
“民情日志”解民忧连民心。该局结合正在开展“访穷救助、扶穷连心”活动,创新工作载体,把《民情日记》带到帮扶村,不向基层打招呼,不让基层陪同,直接走入贫困户,直接摸清情况,直接听取意见建议,直接力所能及地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将走访对象的家庭情况、家庭致贫原因、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救助帮扶的措施等内容坚持因户施策、一户一策、办理过程、办理结果一一记录在民情日记里,方便随时联系,掌握帮扶对象发展情况。
“声声关切”暖民心显真情。“刘大爷,身体怎么样了?”兴隆镇白龙寺村80多岁的残疾老人刘除德看到民政干部的到来高兴不已。在了解老人家里的情况后该局局长张锡坤拿出身上1000元现金递到老人手上并表示会经常联系,尽力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帮助他们摆脱贫困,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这是帮扶活动的一个侧影。该局干部坚持常态化入户走访和节日慰问,深入包帮户家中在与群众的柴米油盐、家长里短的走访中,了解民情。
“一户一策”帮民富促发展。针对贫困户实际情况,本着“突出重点,缺啥补啥”的原则,找准每户增收致富路子。对因各种特殊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现临时性、突发性困难的低收入家庭给予临时救助;对孤儿及“五保户”实行集中供养制度;对无生活来源重度残疾人的给予生活费补助,确保特困户有饭吃、有房住,有病能医;对危居贫困群众帮助其完成危房改造,改善居住条件;对有创业、就业能力的特困户组织开展各项技能培训,确保每户贫困户至少有一人掌握一门农村实用技,帮助其早日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