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县“十二五”以来,按照降耗、限能、减排总体思想,全面实施节能工作五大举措,把绿色、低碳、环保、节约的生态文明理念根植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节能工作实现了质的飞跃和提升。
针对“十二五”全县能源消耗量刚性增长的态势,平利县正确处理发展和节能的关系,走循环、绿色发展之路,2011年关停了高耗能企业硅铁厂,2013年对又一户能耗高的企业实施了停产重组。对全县能耗限额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节能评估审查。陕西金龙水泥为进一步降耗,投资5200万元,新建8MV余热发电,投资1100万元,实施变频电机改造,年节煤达1.4万度。全县5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面推行节能工程,实行能耗总额控制,建立能源管理机构体系,五年来全面实现了节能目标任务。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全面降低工业能耗。平利县围绕建设中国最美乡村目标,以新材料、富硒产品、建筑建材、生物制药的低能耗环保工业不断壮大,奕超光电等一批低碳示范企业相继建成,工业单产能耗不断下降。与此同时倾力发展茶饮产业和生态旅游,初步建成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县建成了申草园、春兰食品、女娲茶业等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产业龙头企业。“十二五”末全县一产、三产总能耗占全县GDP能耗的45%,稀释和降低了工业单产能耗,走出了一条低碳循环发展新路子。
着力倡导绿色、低碳的文明生活理念。全社会树立人人节能、处处节约的良好习惯和氛围。大力开展绿色建筑节能行动,新建筑全面推行了1级节能标准。抓好交通节能,新建成了出租车加气站,淘汰黄标车1750多台。重视教育和卫生节能工作,在中小学普及开展了节能小常识、节能小发明活动。注重引导商用和民用节能,创建“绿色住宅、绿色酒店、绿色商场”等活动。大力推广高效节能家电产品。建成一批集中沼气、光伏发电、秸秆气化示范项目。推动公共机构节能,节水、节电、节能、节约成为公民的良好习惯,自觉行动。
“十二五”末,全县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每万元745千克标准煤,比“十一五”末下降20%;单位生产总值电耗每万元378度,比“十一五”末下降24%。五年来共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5吨,节约用水37万立方米。节能、节约已成为平利人民生活的新常态、新时尚,引领低碳生活的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