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信息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9-28 09:23 【 字体:

2008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县十六届人代会议精神,加快平利突破发展步伐,建设生态经济强县的关键一年,做好这一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2008年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预期目标为:

 

─经济增长率1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

 

─财政总收入6000万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亿元。

 

─粮食播种面积41万亩,产量9万吨;油料播种面积8万亩,产量9000吨。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800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20元。

 

─劳务输出4.5万人,其中有组织劳务输出1.8万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4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0‰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稳定在96%以上。

 

二、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1、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稳定提高粮油产量的同时,坚持“一村一品”发展方向,用办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加快发展优势主导产业,提升农业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一是加快发展主导产业。坚持茶饮产业率先突破。突出抓好基地建设、龙头企业、精深加工、市场营销四个关键环节,全面提升茶饮产业化水平。全年培育高效精品茶园2000亩,培植常规精品茶园10000亩,直播茶园5000亩,产绿茶2200吨;培植绞股蓝产业园1万亩,其中精品园1500亩,产绞股蓝茶800吨。培植示范大户40个、年产值100万元以上规模加工企业15户,其中产值500万元以上3家,1000万元以上2家,壮大茶饮产业集群。进一步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扩大平利茶外销率,力争产值达到3亿元。认真实施“东桑西移”项目,继续推进“基地+农户+协会+企业”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快发展蚕桑产业。加大老劣桑园改造和密植丰产高效桑园建设力度,大力推广蚕桑喂养新技术,努力提高单张产量,重点实施兴隆、西河工厂化养蚕,确保全年养蚕7.3万张,产茧2350吨。以扩大养殖规模和提高商品率为重点,主攻强村大户,加强良种繁育和畜禽防疫体系建设,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实施工厂化养殖,稳步发展畜牧产业。全县抓好5个强乡镇、30个强村,1000个百头以上规模养殖大户,力争培植5个千头养猪场、15千头以上的养殖小区,新发展“正大”模式300户,实施500户普通圈舍“正大模式”改造,建好1个良繁中心、5个良繁场、100个良繁大户,力争生猪饲养量达到40万头,出栏25万头,建成1个生猪定点屠宰厂。二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15个扶贫重点村建设,完成100户扶贫搬迁任务,完成通村水泥路260公里,农业综合开发8000亩,完成沼气“一池三改”1500户,解决农村2.2万人安全饮水,认真实施减灾安居工程,力争全年完成1000户。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对我县农田水利、道路和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项目投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启动8个新建示范村的基础上,继续抓好27个村的巩固提高工作。三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大力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项目,稳步解决退耕户长远生计问题,继续发展劳务经济,全年实施劳务技能培训2000人,有组织输出劳务1.8万人次,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20元。

 

2、强力扩张工业总量,大力提升工业发展水平。一是进一步强化资源整合,优化产业布局,做大做强特色矿产、建筑建材、医药食品、蚕桑缫丝、水电开发五大支柱工业。铅锌选矿厂要加快探矿进度,7月底前一期建成投产;加大对200万吨干法旋窑水泥生产线的援建力度,年内完成公路、厂房和设备安装;加快松鸦、龙洞河水电站建设进度;天宝公司要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努力扩大生产经营;众鑫公司要进一步扩大生产能力;新增的渡船口电站、宝康矿业、方成建材、淮望木业4个规模以上企业要加强生产管理,确保达产达效。全年力争工业总产值达到9.5亿元,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6.5亿元。二是着力坚持园区项目带动。加快老县、金石、陈家坝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功能,在工业布局上坚持项目向园区集中,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吸引更多的项目、企业进园区发展。三是进一步抓好招商引资工作。转变招商观念,创新招商模式,提高招商质效。积极筹备参加“两会一节”等各类贸洽会,着力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利税率高的大项目,当年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亿元。四是着力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督促相关重点企业完成当年节能减排任务,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保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达到4.6%以上。

 

 3、加快旅游开发,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实施“经营旅游”战略,围绕“一山两线”旅游产业格局,全面挖掘、整合、开发旅游资源,着力建设一批旅游精品景区,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变为旅游经济发展优势。以女娲山省级森林公园批建为契机,加快女娲山核心景区建设,建成女娲庙,启动建设祭祀大殿,全面配套道路、水电、餐饮、娱乐等基础设施,使其建成平利旅游的核心品牌。进一步提高长安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区的发展水平,完善千家坪、韩仙洞、琵琶岛、翠茗园、西河、黄洋河漂流等景区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设施,抓好特色集镇和民俗新村建设,打造特色旅游线路,增强我县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依托旅游业,积极发展商贸运输、宾馆饭店、物业管理、洗浴、足疗、演艺、社区服务等各类现代物流业和新兴服务业,培育新的消费项目和消费热点,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力争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500万元。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工程,争取国家和省对乡镇超市和村级农家店等项目的资金支持,积极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力争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亿元以上。

 

4、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奋力构筑经济增长的后续力。一是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完善核准制和备案制,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的项目建设,在供地、供电、资金、规划、环保等方面及时提供服务,满足项目建设需要。二是努力争取国家资金。认真解读国家政策,把握投资重点,有针对性地申报项目,积极做好工业结晶硅、昊华钡盐二期工程和茶多酚生产线等重点前期项目的项目申报和资金争取工作,争取更多的上级补助资金投入我县项目建设。三是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加快“一河两岸”建设步伐。确保二级汽车站、马龙潭大桥、三级橡胶坝建成投入使用,新正街提等改造原设计院、水利局、城建局、广电局房产开发完成主体工程,并适时启动北环路建设。加快公路网建设。确保大广路、大三路、白狮路、金石路铺油改造竣工通车,通村水泥路完成当年建设任务,力争陈家坝二级路改造开工建设。加强供电网络建设,实施广佛330KV输变电工程、110KV老县输变电工程、县城-金石35KV输电线路建设。四是抓好投资调度工作。落实好投资及重点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完善投资及重点项目月报制度和监测分析制度,及时协调解决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项目建设顺利推进,确保当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

 

5、加大财源培植力度,切实抓好财税金融工作。加强财源建设,着力壮大工业主体税源,积极扶持三产大户,依法治税,强化征管,完善矿产资源税费“一票通”征管机制,确保应收尽收。进一步加大上级转移支付争取力度,积极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确保财政总收入完成6000万元。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力支持和谐社会建设。财政支出要在保证重点支出需要的同时,努力扩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覆盖面,向农村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倾斜。力争全面消化县乡两级在金融机构的贷款。

 

切实加强银企合作,金融部门要正确处理宏观调控与地方发展的关系,确保支农信贷供给,积极落实有效益、有市场、有前景的项目和企业的信贷支持,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力争年末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3.5亿元、6亿元以上。

 

 6、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坚持以人为本,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优化教育结构和学校布局,强化义务教育,扩大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全面提升教育发展整体水平,完成高中招生1200人,职中招生800人。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步伐,全面完成10所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努力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认真实施乡镇文化站和村级社会事业公共设施统筹建设项目,力争在乡镇集镇和新农村示范村建成一批比较规范的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场所,启动建设县城文化体育活动中心。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国债项目,开工建设县妇幼保健院营办楼和中医院门诊综合楼,力争县医院创建“二甲医院”通过省级验收,扎实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爱国卫生工作,不断提高人民健康保障水平。坚持不懈地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完成县计生服务站、大贵、广佛计生服务站建设,提高农村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能力,确保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目标以内。高度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使之成为新增就业和再就业的主渠道。努力实现全年安置就业1400人以上,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继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认真抓好减灾安居工程和“两个确保”“两个保证”“两个低保”工作。完成县中心敬老院和2个乡镇中心敬老院建设。全面落实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强环保和土地资源管理,严格实行项目环评制度,切实保护生态环境;严控土地资源,坚持“招拍挂”,坚决收处闲置土地,征缴增值地价。进一步推进广播电视、通讯、扶贫、救灾等各项事业,加强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全县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