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富是平利县城关镇司法所所长,近年来,城关司法所先后被省市县命名表彰“省级规范化司法所”、“市人民满意政法单位”、“县人民满意政法单位”,刘建富同志也先后荣获“全国模范司法所所长”、“全省优秀司法所所长”、“安康市人民群众满意政法干警”等荣誉。
干警眼里的“刘冷脸”
刘建富同志工作上一丝不苟,对待干警非常严格,对待自己更是“苛刻”,在平利司法界,有名的“冷”所长。由于管理严格,多年来,他带领的城关司法所未出现一例违规违纪现象,无一起因调解不当出现信访、投诉等情况发生。严管带来城关所的发展变化,成为远近学习的模范所。法制宣传、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有板有眼,干部管理、日常接访、服务承诺等制度健全,干警的思想素质、知识水平、工作能力不断提升,事业成就感、归属感日益增强。所里的干警由衷地说,刘建富面冷心热,和他在一起工作心里有底气,只要是为工作,你无需有顾虑。
调解一线的“刘一手”
刘建富是平利司法调解工作的一把好手,很多人称呼他“刘一手”,平利的一些大型调解现场,总能见到他,这使他成为平利司法调解工作的一个招牌。2012年,县综治委在城关司法所成立了县级重大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他担任中心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的职务,先后参与县级重大矛盾纠纷调处59起,全部妥善化解。2013年,他利用“三官一律进社区”活动,在药妇沟村率先建立了法官、警官、检察官和司法行政干警组成的联合调解室,实现了行政、司法、人民调解“三调合一”。为充分发挥社会化力量调处矛盾纠纷的作用,他积极争取县委政法委、县司法局、镇政府支持,选聘了2名退休法官作为人民调解员,在城区建立了“老好人”调解工作室,每年调处各类矛盾纠纷50余起,提供咨询服务280余人次,得到了人民群众一致好评。大家说,别看刘建富面冷,但做调解他永远都是一个“笑面佛”。
矫正管理的“刘创新”
刘建富在社区矫正工作上被同行称为“刘创新”,他实行的矫正管理人员思想“三个定位”(管理上当好“严父”、矫正上当好“良师”、人性关怀上当好“慈母”)、“六个一工作法”(打造一支过硬的队伍、建立一项好的工作方式、制定一份实际的矫正方案、讲好一堂生动的法制课、搞好一次真诚的交流谈心、解决一件确实面临的困难事。)、“表格化精细化管理”(即每月初通过表格将当月矫正工作具体到每一天、每个人)等注重实际矫正效果的具体做法的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并被推广。他所在辖区累计管理矫正对象84人,其中期满解除49人,在矫对象35人,所有矫正对象均实行手机定位管理,每名矫正对象都建立了一支矫正小组,均落实了“一对一”或“多对一”帮扶措施,至今未出现一例脱管、漏管和重新犯罪现象。2名矫正对象分别组建了家庭,多名矫正对象通过自己的劳动走上致富道路,还有的带着家人到福利院捐钱、捐物做义工,体现了自身的价值。
群众眼中的“刘现场”
2014年5月的一天,他夜里接到通知,需要立即赶到大贵镇参与一起高烧患儿死亡医患纠纷调处,当时自己几岁的女儿高烧42度,妻子又出差在外,他毅然将高烧的孩子托付给家里老人,连夜赶赴调解现场,回到家中孩子已经住院4天;有一次调处一起意外死亡赔偿纠纷9天9夜吃住在调解现场,直到矛盾得到化解,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还有一次一起因高速公路施工出现的伤害赔偿中,当事人固执地采用信访和围堵政府大门的方式维权,谁说都不听,在他坚持不懈宣传劝解和设身处地地站在当事人角度分析,最终当事人说:“能站在我们民工角度看问题,你就是个好干部,我就服你了,为了我的事你一次次来帮我们,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办,我听你的!”刘建富说,司法工作永远在现场,在现场与群众坐在一起,事情就好办多了。在他服务的群众眼里,“刘现场”是个“好干部”,“好干部”说话有人听。
| 责任编辑:张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