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镇百日会战冲在先

信息来源: 作者:王亚琪 王梓 发布时间:2016-09-09 09:00 【 字体:

自县委县政府召开脱贫攻坚百日会战动员大会以来,正阳镇高度重视,迅速落实会议精神,把脱贫攻坚作为当前压倒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立足本镇实际情况,以党建引领一切,冲锋在前,积极创新工作举措,深入推进脱贫攻坚百日会战,在全镇形成了“干部包抓到位、部门包帮到位、群众认识到位”的良好局面,并取得初步成效。

会战档案完善,做到资料精准。组织干部逐村逐户对贫困户信息进行再摸底再回头望,发现错误、漏洞立即整改,确保扶贫信息精准无误;将扶贫信息与镇村制定的工作台帐、结对帮扶明白卡、扶贫手册再次进行核对检查,确保资料完善到位;及时跟踪掌握贫困户自身发展建设情况,以镇村干部的信息记录和走访日志为基础,将每位贫困户脱贫进度记录在案、绘制成册,一户一档,形成动态化、常规化管理,将扶贫工作做实做细,让干部心中有数、扶贫有策、及时跟进,让群众概念清晰、目标明确、信心坚定。

会战房屋建设,确保群众住房。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多次实地考察,多方探讨,从每村每户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户施策,鼓励协助贫困户抢抓陕南移民搬迁和旧房改造扶贫政策政策,通过易地搬迁和旧房、危房改造,打破地缘限制和交通瓶颈,改变居住条件,提升生活标准,实现资源共享,拓展致富新渠道,树立脱贫信心。该镇张家坝村一组贫困户任光翠家的旧房由于污水冲流的原因,导致地基开裂,但房屋本身结构并没有问题,如果推倒重盖则过于浪费,镇村干部结合实际,多次走访了解本人意愿,最终拿出了补坎子、修裂缝的改造方案。改造后的房屋既安全又美观实用,不仅为农户省下了大笔的盖房钱,还让农户在脱贫的过程中感受了顺心与温暖。截至98日,该镇2016年计划脱贫的张家坝村48户异地搬迁脱贫户,新建房22户,主体完工12户,一层完工4户,正在动工11户;旧房改造26户,完成旧改10户,正在施工16户,与脱贫攻坚推进会之前对比,扶贫搬迁建房增长178%,旧房改造增长256%11月底,全镇住房在建和旧房改造的贫困户将全部入住新房。

会战产业发展,拓宽致富渠道。按照“突破茶叶、稳定畜牧、壮大药材、做优特色”的产业发展思路,基本形成了“一村一品”的产业布局。全镇新建和改造茶园3000余亩,新扩建茶叶加工厂8个;发展林下魔芋2000余亩;巩固发展中药材1万余亩,建成了八仙村大淌优质党参种植示范园500亩;烤烟种植达到800亩,建成核桃园1.5万余亩,新建核桃加工厂1家;建设香菇场1家;新成立专业合作社5个;全镇以高山草甸、帐篷节、瀑布群等特色旅游为契机,开设农家乐、旅馆、酒店28家。大力开发蜂蜜、苦荞、腊肉、山野菜等极具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在长安茶城开设2家茶叶专卖店,在县城和集镇各开设1家土特产专卖店,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增收渠道。大力发展社区工厂、小微企业和电子商务,充分利用“创业促就业”、“社区工厂促移民搬迁”、 “5321”精准扶贫贴息贷款等金融政策,鼓励和支持有基础的能人志士开办企业工厂、宾馆酒店、农家乐,为周边群众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拓宽致富渠道。今年6月,由该镇党委、政府和张家坝村积极牵线搭桥荣昌生态养殖有限公司,通过“支部+公司+贫困户”模式,开展“企业帮带活动”,免费为贫困户提供猪苗、防疫消毒药品,并全程提供养殖技术指导,与贫困户签订以高于市场价10%回收商品猪的协议,以实际行动帮扶贫困户脱贫致富。

会战村容村貌,创建美丽乡村。紧紧围绕“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建设生态旅游名镇”发展思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镇规划道路建设15公里,规划建设便民桥3座,规划实施安全饮水工程14处。目前张家坝村安全饮水扩建工程已开工建设;实施了南溪河、泗水坪等村电表入户工程,逐步实现全镇居民用电同网同价;启动了龙洞河村移动基站建设,进一步满足群众的通讯需求;完成了龙洞河村级社区服务中心附属工程建设,现已投入使用;让河、南溪河村级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动工,完成了鄢家台、八仙村级活动场所的整体维修改造,极大地改善了村级办公条件。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面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农村靓化水平,目前集镇中心垃圾填埋场已经完成选址、环评、规划设计等工作,规划村级垃圾临时填埋场7个,不断改变村容村貌,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会战驻村帮扶,检验干部作风。制定了《正阳镇2016年脱贫攻坚“六个一”扶贫队伍一览表》和工作清单,将帮扶部门、责任人明确到位,并要求限时完成任务。要求镇村干部在微信、QQ平台上展示入户走访工作动态,安排专人分村统计,并将结果及时通报;实行一周一总结、一月一汇报制度,通过干部自查自评、互查互评,亮成绩、比进度、争先进,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鼓励各村创新工作思路,挖掘工作亮点,树立先进标杆,以展示和宣传为抓手,增强干部与干部、干部与群众、群众与群众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合力打赢百日会战。张家坝村通过脱贫攻坚在行动专栏,展示县镇村包帮干部行动行踪,定期办黑板报及时更新贫困户建房、旧改进度以及备案项目动工情况,积极宣传新政策,做到公开、公正、透明,赢得广大村民一致好评;结合农户普遍分家分户的实际情况,张家坝村勇于探索,创新出“亲属赡养协议”帮扶举措,即由村委会鉴证贫困户和直系亲属签订赡养协议,解决贫困户的生产生活问题,并给予赡养人一定的产业帮扶的举措,通过以血缘伦理为纽带,以法律约束为保障,有效解决了贫困老人的脱贫问题,全村6户孤寡老人生活自给得到了有效保障。张家坝村帮扶单位县人社局积极落实帮扶责任,驻村帮扶工作队、第一书记常年驻扎该村,帮扶指导脱贫攻坚工作,同时积极接洽有关部门、企业解决该村基础设施建设,真正做到“真扶贫,扶真贫”。驻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县人社局副局长王建春24小时蹲住该村,节假日不休息,随镇村干部走访家家户户8次以上;社保中心干部涂世华为包帮农户垫资2万元修建养猪圈舍;周本红、万喆、凌受宏等人社局干部在农户家、县城、医院为包帮户带去关怀和温暖;县人社局、社保中心牵头中医院为该镇村开展了健康义诊活动;人社局部分干部在开学前自发入户开展了为在校生资助、捐赠活动。截至98日,县人社局为包帮的张家坝村拨付资助资金近30万元。

会战满意度,群众说了算。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扶贫扶得怎么样?工作做得到位不到位?领导、干部说了不算,群众的意见才是一切工作的旨归。该镇积极开展脱贫攻坚自查自评工作,镇村干部利用节假日逐村逐户走访贫困户,进行群众满意度和脱贫攻坚概念、政策知晓率调查,详细记录群众反馈的信息,对照问题、意见及时整改,并在后期进行回访,确保整改行之有效。镇主要领导不定期入户走访贫困户,询问群众满意度和知晓率,对满意度、知晓率不高的村进行全镇通报批评,并限时整改,对表现好的村以表扬和嘉奖,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宣传学习,以实际行动拉近干群之间的距离,形成双方良性互动交流,把贫扶在群众的心坎上。坚持以政府扶贫为主、社会帮扶和救助为辅,将两者有效结合,积极号召、发动社会各界以资助、救助、慰问、产业合作等形式开展民心暖民工程,帮助贫困户拓宽脱贫致富渠道,助力全镇脱贫攻坚再上新台阶。在近期的满意度自查自验中,该镇群众满意度达90%以上。

会战目标考核,确保当年脱贫。为冲刺年底目标考核任务,打赢脱贫攻坚百日会战,该镇本着早排查、早发现、早整改的原则,严格对照市对县、县对镇的考核标准,成立以镇脱贫攻坚办公室为主导的考核组,分轮次逐村进行考核、检查,并将考核结果通报全镇。针对出现的问题和漏洞,及时改正,认真分析,做到“警钟长鸣”。在考核之余,实行一月一安排、一周一检查、一周一通报工作制度,推行脱贫攻坚办公室督查、班子成员督办、主要领导约谈、镇纪委问责的督查机制,对于工作排后的村和单位开展通报,对工作失误导致严重后果的干部启动快速追责程序,绝不姑息,做到真正重视起来、真正行动起来、真正严格起来,加快精准扶贫步伐,确保年底脱贫万无一失。

| 责任编辑:卢贤浩